目录
一、数据流图是什么?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 DFD) ,是一种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的工具。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系统的数据 “地图”,清晰展示了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处理。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你在网上点外卖,从你下单开始,你的订单信息(这就是数据)就开始了它的 “旅程”。订单信息首先从你的手机(数据源)流向外卖平台(系统),平台对订单进行处理,比如分配商家、计算价格等(这就是加工),然后将处理后的订单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商家(数据的流向),商家根据订单准备食物并发货。在这个过程中,外卖平台可能还会将订单信息存储起来(数据存储),以便后续查询和统计。这一系列的流程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元素构成:
- 数据流:用带箭头的线表示,箭头方向代表数据的流向,线上标注数据流的名称,就像河流有它的流动方向和名字一样。比如刚才外卖例子中的 “订单信息”,它从用户流向平台,这个流向就用带箭头的线表示 ,“订单信息” 就是标注在箭头上的名字。
- 加工:也叫数据处理,用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里面写上加工的名称,它描述了对数据进行的操作或变换,是整个数据流图的核心,如同工厂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在订单处理中,“分配商家”“计算价格” 等就是一个个加工。
- 数据存储:使用双横线或半框形矩形表示,代表暂时存储的数据,每个数据存储都有名字,就像仓库用来存放货物一样,数据存储存放数据。例如外卖平台存储订单信息的数据库,它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数据存储,名字可能是 “订单数据库”。
- 外部实体:用矩形表示,代表软件系统之外的人员、组织或其他系统,是数据的来源和去向。在点外卖场景中,用户和商家就是外部实体,用户提供订单数据,商家接收并处理订单数据 。
二、为什么数据流图很重要?
数据流图在软件开发、业务流程梳理等众多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提升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工具。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阶段往往是项目的起点,也是最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阶段。客户可能对需求的描述比较模糊,开发团队内部成员对需求的理解也可能不尽相同。此时,数据流图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绘制数据流图,开发团队能够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清晰展示数据的流动和处理过程,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业务逻辑 ,避免在开发过程中走弯路。
举个例子,在开发一款电商平台时,通过数据流图可以清晰呈现用户下单、支付、商家发货、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数据流动,从用户在前端页面输入订单信息,到数据在后台系统中依次经过订单处理模块、支付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等进行处理,每一个步骤都一目了然。这样一来,开发团队在进行系统设计和编码时就有了明确的依据,知道每个模块需要接收什么数据、处理什么数据以及输出什么数据,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错误。
在业务流程梳理方面,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多元化,业务流程往往变得复杂繁琐,存在各种潜在的问题和瓶颈,比如流程繁琐导致效率低下、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畅等。数据流图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业务流程,识别出那些效率低下、需要优化的环节,从而为流程再造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以一家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为例,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和大量的数据交互。通过绘制数据流图,可以清晰看到从供应商提供原材料信息,到企业采购部门下单、仓库接收货物、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进行生产,再到销售部门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整个过程中数据的流动路径。如果发现某个环节数据处理时间过长或者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如简化审批流程、加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此外,数据流图还能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如果某个数据存储环节出现故障,可能会对哪些业务流程产生影响,通过数据流图可以直观地分析出来,以便企业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
三、数据流图的组成元素
3.1 外部实体
外部实体是指存在于软件系统之外的人员、组织或其他系统,它们是系统数据的来源和去向,代表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接口。在数据流图中,外部实体通常用矩形表示 ,并在矩形内标注实体的名称。
以一个在线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读者就是一个外部实体。读者通过系统进行图书借阅、归还、查询等操作,他们向系统提供借阅请求、归还信息等数据,同时从系统获取图书信息、借阅记录等反馈。另一个外部实体可能是图书供应商,他们向系统提供新书入库信息,系统则向他们发送采购订单等数据。外部实体的存在明确了系统的边界,帮助我们清晰地界定系统所处理的数据范围以及数据的源头和归宿。
3.2 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也称为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操作或变换的过程,它将输入数据转换为输出数据,是数据流图的核心部分。在数据流图中,数据加工一般用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在图形内标注加工的名称,通常还会给每个加工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于识别和描述。
继续以上述在线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图书借阅处理” 就是一个数据加工。当读者提交借阅请求(输入数据)后,该加工会对请求进行验证,检查读者的借阅权限、图书的库存情况等,然后根据验证结果更新系统中的借阅记录和库存信息(输出数据)。再比如 “图书查询” 加工,它接收读者输入的查询条件(如书名、作者、ISBN 号等),在系统的图书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将符合条件的图书信息返回给读者。准确描述数据加工过程非常重要,一般需要详细说明加工的功能、输入数据、输出数据以及加工所遵循的规则和算法等。例如,对于 “图书借阅处理” 加工,可以这样描述:输入读者 ID、图书 ID 和借阅日期,首先检查读者是否存在且信誉良好,图书是否在库且未被预订;若条件满足,则更新图书库存表,将该图书的库存数量减 1,同时在借阅记录表中插入一条新的借阅记录,包括读者 ID、图书 ID、借阅日期和应还日期 ;若条件不满足,则返回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
3.3 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指暂时或永久保存数据的地方,它在系统中起到数据缓存和持久化的作用,确保数据在需要时能够被快速访问和使用。在数据流图中,数据存储通常用双横线或半框形矩形表示,在图形内标注数据存储的名称。
在在线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图书数据库” 就是一个数据存储,它存储了图书馆所有图书的详细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 号、库存数量、借阅状态等。每次有新书入库时,相关信息会被添加到这个数据库中;读者进行图书查询时,系统从该数据库中检索数据并返回结果。另一个数据存储可能是 “借阅记录数据库”,用于保存读者的借阅历史,包括借阅的图书、借阅时间、归还时间、逾期情况等。这些数据存储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持,使得系统能够对图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