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一文搞懂强化学习:解锁AI决策奥秘

目录

一、从好奇开始:聊聊强化学习

二、强化学习是什么

三、强化学习与其他学习方法的区别

四、探秘强化学习的工作原理

五、强化学习的算法世界

5.1 Q 学习(Q-Learning)

5.2 深度 Q 网络(Deep Q-Network,DQN)

5.3 策略梯度算法(Policy Gradient)

六、现实世界中的强化学习应用

6.1 游戏领域:开启智能博弈新时代

6.2 机器人领域:赋予机器人智能 “大脑”

6.3 自动驾驶领域:引领出行变革新潮流

6.4 金融领域:助力投资决策智能化

七、强化学习面临的挑战与未来

八、总结回顾


一、从好奇开始:聊聊强化学习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决策的场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你打开手机上的智能导航软件,输入目的地,它便能在瞬息之间规划出一条最佳路线,避开拥堵路段,为你节省宝贵的时间;电商平台根据你的浏览和购买历史,精准推送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智能扫地机器人在房间里穿梭自如,高效地完成清洁任务,而不会碰撞到家具和墙壁。这些智能决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神奇力量呢?答案就是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它不仅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游戏、金融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强化学习的神秘面纱,深入探寻它的奥秘吧。

二、强化学习是什么

        强化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范式 ,旨在让智能体(Agent)在与环境(Environment)的交互过程中,通过不断试错来学习如何采取最优动作(Action),以最大化长期累积奖励(Reward)。它与传统的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不同,监督学习依赖于有标记的数据进行训练,无监督学习主要致力于发现数据中的潜在结构,而强化学习则侧重于在动态环境中通过试错来进行决策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强化学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几个核心要素:

  • 智能体(Agent):智能体是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的实体,可以是机器人、软件程序等。在自动驾驶场景中,智能汽车就是一个智能体,它需要根据路况、交通信号等信息做出驾驶决策,如加速、减速、转弯等。

  • 环境(Environment):环境是智能体所处的外部世界,它接收智能体的动作,并返回新的状态和奖励。对于智能汽车来说,道路、其他车辆、行人以及交通规则等构成了它的行驶环境。

  • 状态(State):状态是对环境在某一时刻的完整描述,智能体根据当前状态来决定采取何种动作。在游戏中,游戏画面的所有信息,如角色的位置、生命值、道具等都可以看作是状态;在工业生产中,机器的运行参数、原材料的状态等也构成了相应的状态。

  • 动作(Action):动作是智能体在当前状态下可以采取的行为。在围棋游戏里,落子的位置就是动作;在机器人操作中,移动手臂到指定位置、抓取物体等都是动作。

  • 奖励(Reward):奖励是环境对智能体动作的反馈,用于衡量动作的好坏。正奖励表示动作是有益的,会鼓励智能体在未来类似状态下继续采取该动作;负奖励则表示动作是不利的,智能体需要避免。在推荐系统中,如果用户点击了推荐的商品,智能体(推荐算法)就会获得正奖励;如果用户对推荐无动于衷或者表现出负面反馈,智能体则会得到负奖励。

        以机器人在仓库中搬运货物为例,机器人就是智能体,仓库的布局、货物的位置和存储条件等构成了环境。机器人当前所处的位置、货物的摆放状态等信息组成了状态,机器人前进、后退、抓取货物、放下货物等行为就是动作。当机器人成功将货物搬运到指定位置时,它会获得正奖励;如果机器人碰撞到障碍物或者错误地放置了货物,就会得到负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动作,根据获得的奖励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逐渐学会如何高效地完成搬运任务。

三、强化学习与其他学习方法的区别

        在机器学习的大家族里,强化学习与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并称为三大主要范式,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应用场景 ,就像性格迥异却同样优秀的三兄弟。

        监督学习是一位勤奋好学的 “模范生”,它在学习时需要依赖大量有标签的数据,这些标签如同老师的悉心指导,告诉模型每个输入对应的正确输出是什么。就好比在学习识别水果时,监督学习会通过大量标注好的水果图片(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图片分别标注其名称)来学习不同水果的特征,从而建立起一个可以对新图片进行分类的模型。当遇到一张新的水果图片时,模型就能根据之前学习到的特征来判断它是哪种水果。监督学习擅长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比如邮件分类(判断邮件是垃圾邮件还是正常邮件)、房价预测等。

        无监督学习则像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 “探险家”,它面对的是没有标签的数据,需要自己去探索数据中的潜在结构和模式。它不需要老师的指导,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发现数据中的秘密。例如在对一群用户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时,无监督学习可以通过聚类算法将具有相似消费行为的用户归为一类,从而帮助商家更好地了解用户群体,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它还可以用于降维,从高维数据中提取出最关键的信息,减少数据处理的复杂度。

        而强化学习更像是一位勇敢的 “冒险家”,通过不断与环境进行交互,在试错中学习如何做出最优决策,以最大化长期累积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预先标注好的数据,只有环境给予的奖励信号来告诉智能体它的行为是好是坏。以玩游戏为例,智能体(游戏玩家或游戏程序)在游戏环境中不断尝试不同的操作(动作),如果成功完成某个任务(如得分、通关)就会得到正奖励,反之则可能得到负奖励。智能体根据这些奖励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操作策略,逐渐学会在各种游戏场景下做出最佳决策,从而提高游戏得分。

        总的来说,监督学习依赖有标签数据进行预测,无监督学习致力于发现数据的内在结构,强化学习则专注于在动态环境中通过试错实现决策优化。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探秘强化学习的工作原理

        强化学习的背后,有着一套严谨而精妙的数学框架,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将强化学习问题抽象为一个五元组,包括状态空间(S)、动作空间(A)、状态转移概率(P)、奖励函数(R)和折扣因子(γ)。

        在这个数学框架中,状态转移概率 P (s'|s,a) 表示在当前状态 s 下执行动作 a 后,转移到下一个状态 s' 的概率。奖励函数 R (s,a) 则定义了在状态 s 下执行动作 a 时,智能体所获得的即时奖励。折扣因子 γ 用于衡量未来奖励的重要性,它的取值范围通常在 0 到 1 之间。γ 越接近 1,表示智能体越重视未来的奖励;γ 越接近 0,则表示智能体更关注即时奖励。

        举个例子,在玩扑克牌游戏时,玩家当前手中的牌型和桌上已打出的牌构成了状态,玩家出牌或叫牌等行为就是动作。如果玩家打出一张牌后,成功赢下这一轮,就会获得正奖励(如赢得筹码);如果判断失误导致输掉这一轮,就会得到负奖励(如失去筹码)。而未来多轮游戏的奖励,会根据折扣因子逐渐衰减,因为玩家更希望当下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对于未来较远处的奖励,其吸引力相对较弱。

     &nb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雨淅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