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链表初印象:从单向链表到单向循环链表
在数据结构的大家族里,链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将数据元素串联在一起,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咱们就一起深入探索链表中的单向循环链表。在这之前,先简单回顾下单向链表。
单向链表,是一种线性的链式存储结构。它的每个节点包含两部分:数据域,用于存储实际的数据;指针域,用来指向下一个节点。通过指针域,一个个节点依次连接,形成一条 “链”。比如,我们要存储一组数字:1, 3, 5,就可以创建三个节点,第一个节点的数据域存 1,指针域指向第二个节点;第二个节点数据域存 3,指针域指向第三个节点;第三个节点数据域存 5,由于它是最后一个节点,指针域为 null,标志链表结束 ,就像这样:1 -> 3 -> 5 -> null。
单向链表虽好,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当我们想从链表的尾部回到头部进行操作时,就不太方便,因为单向链表只能顺着指针从前往后遍历。这时候,单向循环链表就登场啦!
单向循环链表,简单来说,就是在单向链表的基础上,把尾节点的指针指向头节点,从而形成一个环形结构。在单向循环链表中,所有节点首尾相连,没有真正的 “终点”,就像一条环形跑道,无论从哪个节点出发,都能通过不断遍历访问到其他所有节点。还以上面的数字 1, 3, 5 为例,在单向循环链表中,它们的存储结构就变成了:1 -> 3 -> 5 -> 1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环。
单向循环链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单向链表中从尾节点难以回到头节点的问题,在很多场景下都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接下来,我们就更深入地了解单向循环链表的各种特性和操作。
二、深入单向循环链表内部
(一)结构剖析
单向循环链表的每个节点同样由两部分组成:数据域和指针域。数据域用于存放具体的数据,指针域则保存着下一个节点的内存地址 。比如,我们用单向循环链表来存储学生信息,每个节点的数据域就可以存放某个学生的姓名、学号、成绩等信息,指针域指向下一个学生信息节点。
与单向链表相比,单向循环链表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尾节点的指针不再指向 null,而是指向头节点,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下面为单向链表与单向循环链表的结构示意图,以便更直观地对比它们的结构差异:
单向链表结构示意图:
+----+----+ +----+----+ +----+----+ +----+----+
| data | next | --> | data | next | --> | data | next | --> | null |
+----+----+ +----+----+ +----+----+ +----+----+
节点1 节点2 节点3 节点4
单向循环链表结构示意图:
+----+----+ +----+----+ +----+----+ +----+----+
| data | next | --> | data | next | --> | data | next | --> | data | next |
+----+----+ +----+----+ +----+----+ +----+----+
节点1 节点2 节点3 节点4
^ |
| |
+---------------------------------+
在单向链表中,我们顺着指针遍历到最后一个节点后,就无法继续向后了;而在单向循环链表中,尾节点的指针指向头节点,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循环遍历下去。
(二)特性探讨
环形结构:单向循环链表的环形结构是它最显著的特性。这种结构使得链表中的节点形成一个闭环,所有节点都可以通过指针相互连接,不存在真正的 “终点”。就像我们在操场上跑步,环形跑道没有明确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