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完今年的Innocamp活动,回家后想想还是做个总结吧,或许会有些流水账,但也算是一种保留回忆的方式了,也可作为来年想要参加这个活动的同学的一份了解参考。
了解活动
大概是在今年7月初,班主任在班群里发了一份关于这个活动的通知,说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下。刚一开始,并没有立刻就决定要报名,而是仔细考虑了几天,想到以前从未参加过类似的活动,也几乎从未独自出门过。后来又去网上做了些相关资料的搜寻和查找,找到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了解到这个活动今年才是第二届,方才释然。最终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开拓眼界的机会,于是下定决心报名,现在的我十分感谢曾经做的这个决定,确实收获了很多。
报名准备
既然下定了决心,想要参加这个活动,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首先去详细的阅读了班主任之前发的那份活动通知,又去仔细阅读了文档内超链过去的报名表单,一开始,有点被报名表吓到,要填写的东西还是挺多的。收拾心情,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所有优势都通过表单展示出来,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想要参加这次活动的心情,哈哈。里面有两个项目挺重要的,一个是个人的GitHub地址,一个是优快云博客地址,GitHub里面最好有自己的开源项目,优快云中最好有自己的技术博客,这两个方面要是了解的比较多的话,应该会有一些优势。最后还有一栏是推荐老师/学生也折腾了一些时间,先去问了班主任能不能写他,老师很爽快的同意之后又表示写自己可能用处不大,建议我去找找学院的教授,如果能获得教授的支持的话,应该会作用更大些。于是第一时间登录学院官网去寻找有没有认识的教授,惊喜的发现有两位之前给我们上过课的副教授,刚好也有他们的联系方式,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尝试着给两位老师都发了询问能否获得支持的消息,结果是两位老师都在了解清楚情况之后表示了支持,当时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
就这样,填好了电子版的报名表单,之后就是等待通知了。
大概在6月中旬,收到第一批入营资格通告的邮件,据邮件上说,一共收到的报名申请有500多份,最后挑选出了30名作为获得初步获得入营资格的同学。按照邮件所说,打印并填写两份确认书,然后拍照发送到指定邮箱,接着就是第二轮的等待。
几天后会收到入群提醒的邮件,加入微信群后,即可提前开始交流,组织的老师和同学都在该群内,有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随时提出,群内会提供一些软件资源,也会做一些信息统计,建议保持关注。
大概7月底,会收到一份关于整个活动的指南的邮件,附件内有详细的日程安排。之后就是准备出发啦,交通费是自理的,其余在活动期间的食宿都是Google提供支持。另外不用担心找不到路,群里会提供详细的交通指南。(悄悄的说,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出门,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