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orch创建/训练/推理OCR模型

一、任务描述

        从手写数字图像中自动识别出对应的数字(0-9)” 的问题,属于单标签图像分类任务(每张图像仅对应一个类别,即 0-9 中的一个数字)

        1、任务的核心定义:输入与输出

  • 输入:28×28 像素的灰度图像(像素值范围 0-255,0 代表黑色背景,255 代表白色前景),图像内容是人类手写的 0-9 中的某一个数字,例如:一张 28×28 的图像,像素分布呈现 “3” 的形状,就是模型的输入。
  • 输出:一个 “类别标签”,即从 10 个可能的类别(0、1、2、…、9)中选择一个,作为输入图像对应的数字,例如:输入 “3” 的图像,模型输出 “类别 3”,即完成一次正确识别。
  • 目标:让模型在 “未见的手写数字图像” 上,尽可能准确地输出正确类别(通常用 “准确率” 衡量,即正确识别的图像数 / 总图像数)

        2、任务的核心挑战

  • 不同人书写习惯差异极大:有人写的 “4” 带弯钩,有人写的 “7” 带横线,有人字体粗大,有人字体纤细;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写的同一数字,笔画粗细、倾斜角度也会不同。例如:同样是 “5”,可能是 “直笔 5”“圆笔 5”,也可能是倾斜 10° 或 20° 的 “5”—— 模型需要忽略这些 “风格差异”,抓住 “数字的本质特征”(如 “5 有一个上半圆 + 一个竖线”)。
  • 图像噪声与干扰:手写数字图像可能存在噪声,比如纸张上的污渍、书写时的断笔、扫描时的光线不均,这些都会影响像素分布。例如:一张 “0” 的图像,边缘有一小块污渍,模型需要判断 “这是噪声” 而不是 “0 的一部分”,避免误判为 “6” 或 “8”。

二、模型训练

       1、MNIST数据集

        MNIST(Modified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database)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整理的手写数字数据集,后经修改(调整图像大小、居中对齐)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 “基准数据集”,MNIST手写数字识别的核心是 “让计算机从标准化的手写数字灰度图中,自动识别出对应的 0-9 数字”,它看似基础,却浓缩了图像分类的核心挑战(风格多样性、噪声鲁棒性、特征自动提取),同时是实际 OCR 场景的技术基础和机器学习入门的经典案例。

  • 数据量适中:包含 70000 张图像,其中 60000 张用于训练(让模型学习特征),10000 张用于测试(验证模型泛化能力);
  • 图像规格统一:所有图像都是 28×28 灰度图,无需复杂的预处理(如尺寸缩放、颜色通道处理),降低入门门槛;
  • 标注准确:每张图像都有明确的 “正确数字标签”(人工标注),无需额外标注成本。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