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ole tty pts 等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console、terminal、tty、pty、pts、ptmx等概念及其区别。console是控制系统的地方,而terminal是用户使用的入口。tty是终端设备的统称,包括串行端口终端、控制台终端、虚拟终端和伪终端。pty是用于网络登录等场景的虚拟终端,通过ptmx创建并对应/dev/pts/下的slave设备。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深入理解Linux系统的交互机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参考了如下两篇文章: http://wangcong.org/blog/?p=423 http://blog.chinaunix.net/u/6436/showart_1003495.html 这两个术语从中文意思上很容易混在一起,但他们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传统上讲,terminal(终端),其实是处于用户使用系统的角度来说的,相对于提供服务的系统终端是用户使用这个系统的入口。而console(控制台)更强调是控制系统的地方,其使用者主要是管理员。从概念上讲terminal的范围比console要广。 tty(终端设备的统称) tty一词源于Teletypes,或者teletypewriters,原来指的是电传打字机,是通过串行线用打印机键盘通过阅读和发送信息的东西,后来这东西被键盘与显示器取代,所以现在叫终端比较合适。终端是一种字符型设备,它有多种类型,通常使用tty来简称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 终端分为很多种 1)串行端口终端,对应windows上的COM1,COM2...的概念。在Linux中,他们对应的设备为/dev/ttySn(像我的机器上四个串口,就对应/dev/ttyS0~/dev/ttyS3). 2)控制台终端 真实的硬件设备,对应的设备是/dev/console,除了实际的Console,Linux还定义了Virtual Console,分别对应与/dev/tty1~tty63.其中ctrl+alt+Fn(n:1~6)可以分别切换到tty1~tty6六个Virtual Console. /dev/tty0比较特殊,他对应当前的console. 3)伪终端(pseudo-tty) 伪终端是一对虚拟设备,提供端到端双向通信的通路,一端称为master,另一端称为slave。在slave那端看到的和在真实终端看到的效果一样。所以伪终端一般被ssh等网络登录程序使用。历史上,有两套伪终端接口,一个是Unix 98伪终端,另一个是BSD伪终端。 BSD伪终端对应的设备为:/dev/pty[p-za-e][0-9a-f] 是master; /dev/tty[p-za-e][0-9a-f] 是slave,它们都是配好对的。 Unix 98伪终端则完全不同,它始终使用/dev/ptmx作为master复制设备,然后在每次打开它的时候才得到一个master设备的fd,同时在 /dev/pts/目录下得到一个slave设备。 不同发行版采用的伪终端接口不同,不过BSD伪终端方式逐渐被舍弃,而倾向于Unix98伪终端接口。 我使用的的Ubuntu9.04就是Unix98伪终端。在X window模式下,每开一个Gnome-Termial,就会在/dev/pts/目录下多一个文件(通过telnet登录也是如此),可以echo "hello,xxx" >/dev/pts/1,则在对应第一个伪终端的命令行行上出现“hello,xxx"输入。 4)其他。

 

 

 

consoleterminal是很容易让人迷惑的两个概念。根据wikipedia上的定义,小型计算机的console应该就是键盘加显示器;而terminal则是输入数据进去,和显示数据来源的设备,通常是一个计算机系统。

Linux下的console除了真实的硬件设备外,还有virtual console,也就是你按alt+Fn或者alt+ctrl+Fn切换到的东西。所谓虚拟就是这些console共享同一个真实的设备,只有一个活动的console才显示在前面。这些console对应的设备是:/dev/ttyN,其中1 ≤ N ≤ 63。而/dev/tty0则是指向当前的terminal;/dev/console是指向当前console,但它现在并_不是_对/dev/tty0的符号链接。更多可参考console(4)。

/dev/tty是另一个特殊设备,它指向控制终端(controlling terminal)。如果某个进程的控制终端是/dev/tty3,那么/dev/tty就指向/dev/tty3了。控制终端是什么概念?它是一个进程的某个属性,是依附带该进程上的终端。比如我们在某个终端下输入ctrl+C,那么它控制的前台进程就会收到SIGINT,而后台进程会收到SIGTTIN或SIGTTOU ,如果它们读写该终端的话。被同一个终端控制的所有进程被称为一个会话(session),会话的领导就是创建改会话的进程,其子进程也会被该终端控制。所以,1) 需要交互的命令行程序通常会从/dev/tty这个设备进行读写;2) Unix后台进程都需要在fork之后调用setsid(2),3) 需要加O_NOCTTY,当你open一个可能是终端的文件时。

另外,想要确定/dev/tty究竟是指向哪个设备,可以调用TIOCCONS ioctl。参考tty(4)。

下面是另外一个概念——伪终端(pseudo-terminal),根据pty(7)的介绍,伪终端一对虚拟设备,提供端到端双向通信的通路,一端称为master,另一端称为slave。在slave那端看到的和在真实终端看到的效果一样。所以伪终端一般被ssh等网络登录程序使用。历史上,有两套伪终端接口,一个是Unix 98伪终端,另一个是BSD伪终端。

BSD提供的接口很简单:/dev/pty[p-za-e][0-9a-f] 是master; /dev/tty[p-za-e][0-9a-f] 是slave,它们都是配好对的。这样看起来很简单,但对程序员来说不容易,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终端需要一个个从头尝试。所以这种方式已经被遗弃。而Unix 98伪终端则完全不同,它始终使用/dev/ptmx作为master复制设备,然后在每次打开它的时候才得到一个master设备的fd,同时在/dev/pts/目录下得到一个slave设备。这样编程就相对容易了,根据pts(4)介绍,需要三个新的API: ptsname(3),grantpt(3)和unlockpt(3)。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看一下如何使用:

(以下代码摘自netvirt)

C:
  1. char    *mptname = "/dev/ptmx"; /* master pseudo-tty device */
  2. //...
  3. void
  4. getmaster ( )
  5. {
  6.     struct stat stb;
  7.  
  8.     if ( (master = open (mptname, O_RDWR ) )> = 0 ) { /* a pseudo-tty is free */
  9.         ( void ) ioctl ( 0, TCGETS, ( char * ) &b );
  10.         ( void ) ioctl ( 0, TIOCGWINSZ, ( char * ) &size );
  11.         return;
  12.     } else {                /* out of pseudo-tty's */
  13.         perror (mptname );
  14.         fprintf (stderr, gettext ( "Out of pseudo-tty's/n" ) );
  15.         fail ( );
  16.     }
  17. }
  18.  
  19. void
  20. getslave ( )
  21. {
  22.     char *slavename;    /* name of slave pseudo-tty */
  23.  
  24.     grantpt (master );        /* change permissions of slave */
  25.     unlockpt (master );           /* unlock slave */
  26.     slavename = ptsname (master );        /* get name of slave */
  27.     slave = open (slavename, O_RDWR );    /* open slave */
  28.     if (slave < 0 ) {         /* error on opening slave */
  29.         perror (slavename );
  30.         fail ( );
  31.     }
  32.     ioctl (slave, I_PUSH, "ptem" );   /* push pt hw emulation module */
  33.     ioctl (slave, I_PUSH, "ldterm" );     /* push line discipline */
  34.  
  35.     ( void ) ioctl (slave, TCSETSF, ( char * ) &b );
  36.     ( void ) ioctl (slave, TIOCSWINSZ, ( char * ) &size );
  37. }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glibc中对ptsname(3)的实现:

(源文件sysdeps/unix/sysv/linux/ptsname.c)

C:
  1. #define _PATH_DEVPTS "/dev/pts/"
  2.  
  3. char *
  4. ptsname ( int fd )
  5. {
  6.   return __ptsname_r (fd, buffer, sizeof (buffer ) ) != 0 ? NULL : buffer;
  7. }
  8.  
  9. int
  10. __ptsname_r ( int fd, char *buf, size_t buflen )
  11. {
  12.  
  13. ...
  14.  
  15.   if (__ioctl (fd, TIOCGPTN, &ptyno ) == 0 )
  16. ...
  17.       numbuf [ sizeof (numbuf ) - 1 ] = '/0';
  18.       p = _itoa_word (ptyno, &numbuf [ sizeof (numbuf ) - 1 ], 10, 0 );
  19. ...
  20.       memcpy (__stpcpy (buf, devpts ), p, &numbuf [ sizeof (numbuf ) ] - p );

 

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是调用ioctl TIOCGPTN,通过内核,而Linux内核又是通过devpts这种文件系统实现了这一切:

$ mount | grep devpts
devpts on /dev/pts type devpts (rw,gid=5,mode=620)

这样我们终于把一切搞清楚了

 

基本概念:

1. tty(终端设备的统称):
tty一词源于Teletypes,或者teletypewriters,原来指的是电传打字机,是通过串行线用打印机键盘通过阅读和发送信息的东西,后来这东西被键盘与显示器取代,所以现在叫终端比较合适。
终端是一种字符型设备,它有多种类型,通常使用tty来简称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


2. pty(虚拟终端):
但是如果我们远程telnet到主机或使用xterm时不也需要一个终端交互么?是的,这就是虚拟终端pty(pseudo-tty)


3. pts/ptmx(pts/ptmx结合使用,进而实现pty):
pts(pseudo-terminal slave)是pty的实现方法,与ptmx(pseudo-terminal master)配合使用实现pty。

Linux终端:

在Linux系统的设备特殊文件目录/dev/下,终端特殊设备文件一般有以下几种:
1、串行端口终端(/dev/ttySn)
串行端口终端(Serial Port Terminal)是使用计算机串行端口连接的终端设备。计算机把每个串行端口都看作是一个字符设备。有段时间这些串行端口设备通常被称为终端设备,因为那时它的最大用途就是用来连接终端。这些串行端口所对应的设备名称是/dev/tts/0(或/dev/ttyS0), /dev/tts/1(或/dev/ttyS1)等,设备号分别是(4,0), (4,1)等,分别对应于DOS系统下的COM1、COM2等。若要向一个端口发送数据,可以在命令行上把标准输出重定向到这些特殊文件名上即可。例如,在命令行提示符下键入:echo test > /dev/ttyS1会把单词”test”发送到连接在ttyS1(COM2)端口的设备上。可接串口来实验。

2、伪终端(/dev/pty/)
伪终端(Pseudo Terminal)是成对的逻辑终端设备(即master和slave设备, 对master的操作会反映到slave上)。
例如/dev/ptyp3和/dev/ttyp3(或者在设备文件系统中分别是/dev/pty/m3和 /dev/pty/s3)。它们与实际物理设备并不直接相关。如果一个程序把ptyp3(master设备)看作是一个串行端口设备,则它对该端口的读/ 写操作会反映在该逻辑终端设备对应的另一个ttyp3(slave设备)上面。而ttyp3则是另一个程序用于读写操作的逻辑设备。

这样,两个程序就可以通过这种逻辑设备进行互相交流,而其中一个使用ttyp3的程序则认为自己正在与一个串行端口进行通信。这很象是逻辑设备对之间的管道操作。对于ttyp3(s3),任何设计成使用一个串行端口设备的程序都可以使用该逻辑设备。但对于使用ptyp3的程序,则需要专门设计来使用 ptyp3(m3)逻辑设备。

例如,如果某人在网上使用telnet程序连接到你的计算机上,则telnet程序就可能会开始连接到设备 ptyp2(m2)上(一个伪终端端口上)。此时一个getty程序就应该运行在对应的ttyp2(s2)端口上。当telnet从远端获取了一个字符时,该字符就会通过m2、s2传递给 getty程序,而getty程序就会通过s2、m2和telnet程序往网络上返回”login:”字符串信息。这样,登录程序与telnet程序就通过“伪终端”进行通信。通过使用适当的软件,就可以把两个甚至多个伪终端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物理串行端口上。

在使用设备文件系统 (device filesystem)之前,为了得到大量的伪终端设备特殊文件,使用了比较复杂的文件名命名方式。因为只存在16个ttyp(ttyp0—ttypf) 的设备文件,为了得到更多的逻辑设备对,就使用了象q、r、s等字符来代替p。例如,ttys8和ptys8就是一个伪终端设备对。不过这种命名方式目前仍然在RedHat等Linux系统中使用着。

但Linux系统上的Unix98并不使用上述方法,而使用了”pty master”方式,例如/dev/ptm3。它的对应端则会被自动地创建成/dev/pts/3。这样就可以在需要时提供一个pty伪终端。目录 /dev/pts是一个类型为devpts的文件系统,并且可以在被加载文件系统列表中看到。虽然“文件”/dev/pts/3看上去是设备文件系统中的一项,但其实它完全是一种不同的文件系统。
即: TELNET ---> TTYP3(S3: slave) ---> PTYP3(M3: master) ---> GETTY
=========================================================================
实验:
1、在X下打开一个或N个终端窗口
2、#ls /dev/pt*
3、关闭这个X下的终端窗口,再次运行;比较两次输出信息就明白了。
在RHEL4环境下: 输出为/dev/ptmx /dev/pts/1存在一(master)对多(slave)的情况
=========================================================================


3、控制终端(/dev/tty)
如果当前进程有控制终端(Controlling Terminal)的话,那么/dev/tty就是当前进程的控制终端的设备特殊文件。可以使用命令”ps –ax”来查看进程与哪个控制终端相连。对于你登录的shell,/dev/tty就是你使用的终端,设备号是(5,0)。使用命令”tty”可以查看它具体对应哪个实际终端设备。/dev/tty有些类似于到实际所使用终端设备的一个联接。


4、控制台终端(/dev/ttyn, /dev/console)
在Linux 系统中,计算机显示器通常被称为控制台终端 (Console)。它仿真了类型为Linux的一种终端(TERM=Linux),并且有一些设备特殊文件与之相关联:tty0、tty1、tty2 等。当你在控制台上登录时,使用的是tty1。使用Alt+[F1—F6]组合键时,我们就可以切换到tty2、tty3等上面去。tty1–tty6等称为虚拟终端,而tty0则是当前所使用虚拟终端的一个别名,系统所产生的信息会发送到该终端上。因此不管当前正在使用哪个虚拟终端,系统信息都会发送到控制台终端上。你可以登录到不同的虚拟终端上去,因而可以让系统同时有几个不同的会话期存在。只有系统或超级用户root可以向 /dev/tty0进行写操作 即下例:
1、# tty(查看当前TTY)
/dev/tty1
2、#echo "test tty0" > /dev/tty0
test tty0


5 虚拟终端(/dev/pts/n)
在Xwindows模式下的伪终端.


6 其它类型
Linux系统中还针对很多不同的字符设备存在有很多其它种类的终端设备特殊文件。例如针对ISDN设备的/dev/ttyIn终端设备等。这里不再赘述。


FAQ: 终端和控制台

RROM:http://blog.footoo.org/?p=73
Posted on Tuesday, November 28th, 2006 by CLIFF

吴晋 (cliffwoo@gmail.com)
FoOTOo OpenSource Lab

由于在很多朋友对终端的概念一直不是很清楚,因此写了这个FAQ,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这些概念。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来信指出。

Q:/dev/console 是什么?

A:/dev/console即控制台,是与操作系统交互的设备,系统将一些信息直接输出到控制台上。目前只有在单用户模式下,才允许用户登录控制台。


Q:/dev/tty是什么?

A:tty设备包括虚拟控制台,串口以及伪终端设备。
/dev/tty代表当前tty设备,在当前的终端中输入 echo “hello” > /dev/tty ,都会直接显示在当前的终端中。


Q:/dev/ttyS*是什么?

A:/dev/ttyS*是串行终端设备。


Q:/dev/pty*是什么?

A:/dev/pty*即伪终端,所谓伪终端是逻辑上的终端设备,多用于模拟终端程序。例如,我们在X Window下打开的终端,以及我们在Windows使用telnet 或ssh等方式登录Linux主机,此时均在使用pty设备(准确的说应该pty从设备)。

Q:/dev/tty0与/dev/tty1 …/dev/tty63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A:/dev/tty0代表当前虚拟控制台,而/dev/tty1等代表第一个虚拟控制台,例如当使用ALT+F2进行切换时,系统的虚拟控制台为/dev/tty2 ,当前的控制台则指向/dev/tty2

Q:如何确定当前所在的终端(或控制台)?

A:使用tty命令可以确定当前的终端或者控制台。

Q:/dev/console是到/dev/tty0的符号链接吗?

A: 目前的大多数文本中都称/dev/console是到/dev/tty0的链接(包括《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但是这样说是不确切的。根据内核文档,在2.1.71之前,/dev/console根据不同系统的设定可以链接到/dev/tty0或者其他tty*上,在2.1.71版本之后则完全由内核控制。目前,只有在单用户模式下可以登录/dev/console(可以在单用户模式下输入tty命令进行确认)。

Q:/dev/tty0与/dev/fb*有什么区别?

A: 在Framebuffer设备没有启用的系统中,可以使用/dev/tty0访问显卡。

Q:关于终端和控制台的区别可以参考哪些文本

A: 可以参考内核文档中的 Documents/devices.txt 中关于”TERMINAL DEVICES” 的章节。另外,《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的8.7节 以及《Operating Systems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中的3.9节(第3版中为3.8节)都对终端设备的概念和历史做了很好的介绍。另外在《Modern Operating system》中也有对终端设备的介绍,由于与《Operating Systems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的作者相同,所以文本内容也大致相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Operating Systems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中将终端设备分为3类,而《Modern Operating system》将终端硬件设备分为2类,差别在于前者将 X Terminal作为一个类别。

PS:
  
只有2410的2.6才叫ttySAC0,9200等的还是叫ttyS0

 

 参考网址:http://iame.javaeye.com/blog/398317

http://blog.chinaunix.net/u/6436/showart_1003495.html

http://wangcong.org/blog/?p=42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