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有两种实现方式:
1、Code specialization,代表是C++,为每一种类型生成一套代码,每种类型不互通。但是会出现代码膨胀…
2、Code sharing,代表是java,所有类型公用一套代码,不会代码膨胀,通过类型擦除实现。但是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参考链接[2],深入理解见参考链接[3]。
类型擦除是指编译器在编译阶段尽可能检查泛型所有类型转化,确保无误。生成字节码时候将所有的类型信息全部擦除,替换成object。泛型类型不能“斜变”,这意味着每一个不同的泛型不能相互转化,哪怕具有父子类型,例如:
List strings = new ArrayList()
List objects = (List)strings //出现编译错误
在[1]书第25条提到数组合和列表(List)的区别:前者是确定类型,后者是不确定类型。后者不确定类型是因为它属于java泛型。这个区别也决定没办法new出泛型数组,毕竟不能既确定类型又不确定类型。例如:
E[] list = new E[]; //会出现编译错误
在[1]书第26条还提到编译器会对泛型方法做类型推导,但对泛型类似乎没有。类型推导是使用泛型时候不必指明使用类型,编译器会根据前面的类型推导出所需类型。例如guava的newArrayList声明:
public static ArrayList newArrayList()
使用时候:
List somethingList = Lists.newArrayList()
泛型方法中的E会被编译器推导称为Something。类似的在[1]书第1条静态工厂中也提到过。
开发API接口时应尽可能考虑使用泛型,不管是泛型类还是泛型方法。使用时多考虑限制通配符作为输入参数类型,但不作为返回值类型。限制通配符对应无限制通配符‘?’,表示对类型不关心也不做限制。真实使用时,无限制通配符只能对应null值,例如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