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做一般人能用的产品”
今天和一位同事谈到,老版本的产品太复杂,概念和专业术语一大堆,角色就设计了四种,并且四种还都有不同的权限,一般人儿都用不了。
同事回复了简单的一句话“一般人用不了不行,得做一般人能用的产品”。
一语中的:要做一般人能用的产品。
这里不谈互联网软件,只谈行业软件。即使是面向行业的软件,也要实现“这个行业里的一般人能用”这一目标。
什么是用户体验,“一般人能用”就是用户体验。“一般人能用”说明产品没有创造新的概念,符合行业特色,操作简单,并且不会被误操作。
2. “为什么做出了一般人用不了的产品”
晚上和自己部门的两位好友又谈到上面的对话,然后进行了反思回溯,为什么第一个版本做出了“一般人用不了的产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整个产品团队都是研发人员转岗而来
同互联网公司不同,行业属性比较重的公司,产品经理由研发转岗的比较多。不论是我也好,还是整个产品团队,都是从技术岗转岗的产品经理。技术思维比较严重,没有从用户出发,而是从自己出发,做了只有研发容易接受,但是用户不容易接受的概念和产品。
其次,用户群体定位有问题,并且当前调整后产品使用群体还发生了变化
原来产品的定位比较高,对标的是业界出名的大公司,这些概念大公司已经进行了比较成熟的推广。对于通用的场景,使用同大公司一样的概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产品定位发生了转变,产品不再同业界著名大公司对标,主要操作者变成了终端用户和本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尤其是技术支持人员。而因为行业原因,本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交付人员,同之前的业界大公司的成熟产品的操作人员相比,技术水品,甚至同类软件的认识水平,都是有差距的。这就出现了,原来是“大行业大场景下的一般人用得了”,变成了“细分行业小场景细分人群中的一般人用不了”。
3. 经验
1. 产品设计,首先要弄清楚给谁用,“给谁用”这里是指的用户这个群体,要给大部分用户,或者说用户群体中的“一般人”都能用
2. 从用户角度出发,即使是面向行业的软件,如果从用户角度出发,也可以做的更加容易理解,大公司做的未必就是最适合用户的,小公司从用户角度出发,也可以设计出比大公司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从用户角度出发,不要从竞品出发,更不要从技术出发,更不要从领导命令出发。
3. 第一个版本,不要设计太复杂,从简单做起,把最核心的功能做到闭环。迅速推向市场,获取更多的用户反馈,用户需求驱动产品生长。不要第一个版本做一个大而全,不仅做了很多不必要、不能用的功能,还会丧失商机,导致惨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