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中“拔掉jlink”程序无法正确运行

本文详细解释了在STM32程序调试过程中,从电脑USB口拔掉JLink后开发板无法正确运行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关键在于正确配置STM32的boot[1:0],确保从复位后Flash启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Q:在调试stm32程序时,从电脑USB口拔掉jlink后开发板上程序为什么无法正确运行?断点复位后也不行。

A:首先,要拔了jlink与开发板的连接(而不仅仅是其与PC的连接),因为jlink本省内部也有电路,对开发板上的程序运行有所影响;

其次,检查stm32的boot[1:0]的配置,将BOOT0配置为0才能从复位后Flash启动。BOOT的具体配置如下:

        BOOT1       BOOT0           启动模式                               说明                        

            X                 0                     Flash                  复位后选择主闪存启动

            0                 1                    系统存储器         复位后选择系统存储器启动

            1                 1                    内置SRAM          复位后从内置SRAM区启动

<think>我们正在处理用户关于ST-LINK烧录成功但程序无法运行的问题。 根据引用内容,用户已经成功烧录程序,但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我们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常见原因包括: 1. 硬件连接问题(如电源、复位电路、晶振等) 2. 程序本身问题(如初始化代码错误、外设配置错误等) 3. 烧录配置问题(如未正确设置复位和运行、Flash配置错误等) 4. 启动模式设置问题(BOOT引脚设置) 5. 芯片本身问题 我们将逐步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步骤1:检查硬件连接 - 确保电源稳定:STM32需要稳定的电源(通常3.3V),检查VDD和GND。 - 检查复位电路:NRST引脚应有上拉电阻,且复位按钮工作正常。 - 检查晶振:如果使用外部晶振,检查晶振是否起振(可用示波器观察)。 - 检查BOOT引脚:BOOT0和BOOT1引脚的状态决定启动模式。通常BOOT0为低电平(从Flash启动),BOOT1可忽略(或为低)。如果BOOT0为高,则进入系统存储器(用于串口下载)。 步骤2:检查程序 - 确保程序正确:使用最简单的程序(如点亮LED)测试,排除程序逻辑错误。 - 检查中断向量表:特别是复位中断向量是否正确指向程序入口。 - 检查堆栈初始化:在启动文件中,堆栈大小设置是否合理(避免溢出)。 步骤3:烧录配置检查 - 在Keil的烧录设置中,勾选“Reset and Run”(烧录后自动复位运行)。如果没有勾选,则烧录后需要手动复位。 - 检查Flash下载配置:是否选择了正确的Flash算法(与芯片容量匹配)。 步骤4:使用调试器跟踪 - 使用ST-LINK进行调试,单步执行,观察程序是否进入HardFault等异常。 - 检查PC指针是否指向正确的地址(0x08000000,Flash起始地址)。 步骤5:其他 - 检查芯片是否损坏:更换芯片测试。 - 检查SWD接口是否被禁用:如果程序禁用了SWD接口(如重映射了调试引脚),则无法再次烧录,需要复位BOOT0进入系统存储器擦除Flash。 根据引用[2]中提到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芯片型号选择错误(如M3和M4内核混淆),但烧录成功通常意味着芯片型号选择正确(因为烧录需要正确识别芯片)。过,如果程序编译时选择的内核与芯片符,可能导致运行异常。 因此,我们建议用户按照以下步骤排查: 1. 确认BOOT0引脚为低电平(接GND)。 2. 在Keil中检查是否勾选了“Reset and Run”: - 进入“Options for Target” -> “Debug” -> “Settings” -> “Pack”选项卡,勾选“Reset after connection”和“Run to main()”。 - 在“Flash Download”选项卡中,勾选“Reset and Run”。 3. 使用一个已知正确的简单程序(如闪烁LED)测试。 4. 如果简单程序无法运行,则检查硬件: - 测量电源电压。 - 检查复位引脚电压(正常应为高电平,按下复位按钮时变为低电平)。 - 检查晶振: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注意探头电容影响,建议使用10X探头)。 5. 如果以上都正常,尝试用ST-LINK擦除整个芯片再重新烧录。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提供更多信息,例如: - 使用的具体STM32型号 - 程序运行的现象(没有任何反应?还是运行到某处停止?) - 是否有调试信息(如通过串口输出)? 生成相关问题: 1. 如何检查STM32的BOOT引脚设置? 2. 如何用ST-LINK进行调试并跟踪程序运行? 3. STM32上电后运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4. 如何配置Keil使烧录后自动运行程序? 5. 如何判断STM32的外部晶振是否起振?</think>### ST-LINK烧录成功但程序无法运行的排查指南 当ST-LINK烧录成功(Keil显示"Load complete")但设备无法运行时,可能涉及以下原因。请按顺序排查: #### 1. **BOOT模式设置问题** - **症状**:程序烧录后完全无反应 - **解决方案**: 1. 检查BOOT0和BOOT1引脚电平: - **正常启动模式**:BOOT0=低电平(GND),BOOT1=任意(通常接GND) - 若BOOT0=高电平(3.3V),芯片会进入系统存储器模式(串口下载模式) 2. 用万用表测量BOOT0引脚电压,确保≤0.3V 3. 硬件设计检查:确认BOOT0引脚未意外悬空或上拉 #### 2. **复位电路异常** - **症状**:设备反复重启或卡死 - **排查步骤**: 1. 检查NRST引脚: - 正常工作时电压≈3.3V - 按下复位按钮时应瞬间拉低 2. 测量复位引脚波形: - 上电时应有一个>100ms的低脉冲 - 若无示波器,可用万用表观察电压跳变 3. 检查复位电容:推荐值0.1μF~10μF(过大导致复位时间过长) #### 3. **时钟配置错误** - **症状**:程序卡在初始化阶段 - **关键检查点**: 1. **外部晶振**: - 用示波器检测OSC_IN引脚(8MHz晶振应有正弦波) - 检查负载电容匹配(通常22pF) 2. **内部时钟**: 在`system_stm32fxxx.c`中确认使用HSI(内部RC振荡器) ```c #define SYSCLK_SOURCE_HSI // 使用内部时钟 ``` 3. 时钟树配置: - 检查`SystemInit()`函数 - 确认PLL配置未超频(如STM32F103最大72MHz) #### 4. **电源问题** | 测试点 | 正常值 | 异常影响 | |--------------|-------------|-----------------------| | VDD/VSS | 3.3V±0.3V | 芯片无法启动 | | VDDA/VSSA | ≥2.0V | ADC/RNG失效 | | VBAT | 1.8V~3.6V | RTC/备份寄存器丢失 | - **建议**:测量所有电源引脚,纹波需<100mV #### 5. **程序逻辑问题** - **诊断方法**: 1. 烧录**最小测试程序**(仅控制GPIO): ```c // main.c 测试代码 int main(void) { RCC->APB2ENR |= RCC_APB2ENR_IOPCEN; // 使能GPIOC时钟 GPIOC->CRH &= ~(0x0F << 20); // 配置PC13 GPIOC->CRH |= (0x03 << 20); // 推挽输出模式 while(1) { GPIOC->ODR ^= (1 << 13); // LED翻转 for(int i=0; i<1000000; i++); // 简单延时 } } ``` 2. 若最小程序工作→硬件问题 3. 若最小程序工作→检查复杂程序中的外设初始化 #### 6. **烧录配置遗漏** - **Keil关键设置**: 1. `Debug` → `Settings` → `Flash Download`: - 勾选**Reset and Run** - 验证**Programming Algorithm**匹配芯片型号 ![Flash Download设置](https://example.com/flash_setting.png) [^1] 2. `Target Options` → `Debug`: - 勾选**Run to main()** #### 7. **堆栈溢出** - **症状**:程序随机崩溃 - **解决方法**: 1. 在启动文件(如`startup_stm32f10x.s`)中增大堆栈: ```assembly Stack_Size EQU 0x00000800 ; 原0x400→改为2KB Heap_Size EQU 0x00000400 ; 建议≥1KB ``` 2. 使用FreeRTOS时检查`configMINIMAL_STACK_SIZE` #### 8. **SWD接口冲突** - **症状**:烧录后无法再次连接调试器 - **原因**:程序重配置了调试引脚 - **解决方案**: 1. 在代码中保留调试引脚: ```c RCC->APB2ENR |= RCC_APB2ENR_AFIOEN; AFIO->MAPR |= AFIO_MAPR_SWJ_CFG_JTAGDISABLE; // 仅启用SWD ``` 2. 强制进入DFU模式: - BOOT0=1时复位,用STM32CubeProgrammer擦除全片 > **紧急恢复方案**: > 若因程序错误导致SWD被禁用,短接NRST与GND 5秒,同时保持BOOT0=高电平,再尝试连接ST-LINK。 ### 相关问题 1. 如何用示波器诊断STM32的时钟故障? 2. STM32上电复位时序有哪些关键参数? 3. 堆栈溢出会导致哪些具体异常现象? 4. BOOT引脚配置错误如何影响芯片启动? 5. ST-LINK调试时如何查看硬错误(HardFault)原因? [^1]: ST-LINK烧录设置参考硬件接线与Keil配置步骤 [^2]: 芯片型号与支持库匹配问题可能导致异常行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