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位于TCP/IP 协议栈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中间,网络层接收传输层的数据报文,分段为合适的大小,用IP 报文头部封装,交给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为了保证数据包的成功转发,主要定义了以下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IP 协议和路由协议协同工作, 寻找能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的最优路径。IP 协议不关心数据报文的内容,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 ARP 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把已知的IP 地址解析为MAC 地址;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用于数据链路层地址已知时,解析IP 地址;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消息协议)定义了网络层控制和传递消息的功能。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一种组播应用协议。
![]() 普通的 IP 头部长度为20 个字节,不包含IP 选项字段。
数据包分片与重组 0 bit 1 bit 2 bit ![]() flag字段如上 第一位为0 未用 , df(是否可分片) : 0 可分片 1 不分片 mf;0 片已完 1 片未完 0x02 片未完 0x00 已完 0x04 不要分片 片偏移字段 指出本片数据的第一个字节在初始数据报的数据区中的偏移量(以8字节为单位,因前面被占用了3bit)故分片的第一片该处的值是0 而不是0x0b9(1480/8的十六进制表示)如果中间产生分片,在以太网中,分片ip的数据总长度一定是1500。
源IP 地址和目的IP 地址字段标识数据包的源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的ip地址。 |
IP报文格式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0-03 14:39:16 发布
IP报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