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Pandar 40

Pandar40是一款专为自动驾驶优化的激光雷达,具有40线、超小体积及150米有效距离的特点。它解决了传统激光雷达成本高昂、供应商稀缺和出货慢的问题,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技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andar 40——混合固态40线、超小体积、150米有效距离,专为自动驾驶优化的线束分布让最小角分辨率达到了0.33°,等效于一个83线的传统激光雷达。简单概括,它是一台集各家激光雷达所长于一身的核武器。

这里写图片描述

激光雷达(LiDAR),是自动驾驶和机器人行业用于激光三维扫描的传感器,也是无人车上最重要的元件之一。激光雷达的问题:

1.昂贵。一台Velodyne 64线8万美元,两台Velodyne 16线各接近一万美元。IBEO的4线激光雷达单价也接近10万人民币。谷歌无人车团队宣称其自主开发的激光雷达在可实现降低90%成本的情况下,售价依然高达7500美元。

2.供应商少。全球真正能够量产出货的激光雷达公司却屈指可数,这其中还包括了垄断地位的硅谷公司Velodyne和专注低线数雷达的法雷奥/IBEO。由于自动驾驶行业极其依赖高线数的激光雷达,Velodyne成为了绝大多数公司的唯一选择。在业界中,大部分无人车采用的都是Velodyne的16/32/64线激光雷达,而往往一台车需要多个激光雷达来保证精确度,这仍旧使得价格居高不下。

3.出货慢。2017年初,有客户反映Velodyne交货周期由付款后3个月后,变为6个月后,而且还在继续变长。2016年底,百度和福特不惜斥重资1.5亿美元入股Velodyne,以确保自己的自动驾驶计划不被激光雷达产能影响,但却不能改变Velodyne半年以上交货周期的现状。两年前,不少公司对不采用激光雷达的廉价自动驾驶方案抱有幻想。伴随着大量路测数据的积累和对事故的分析,证明了激光雷达的不可替代性——比起摄像头对分析和算法的依赖,激光雷达可以更精准地检测到距离和行人。因此在复杂环境中,极大地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可靠性。

除了频繁导致事故的特斯拉Autopilot外,谷歌Waymo、百度、UBER、Cruise、nuTonomy、驭势科技、智行者等顶尖自动驾驶公司都选择采用激光雷达方案。主要是由于激光雷达的重要有点:

这里写图片描述

Google自动驾驶咨询顾问 BradTempleton:“做到99%的准确度对于车辆驾驶而言并不够,我们需要的是99.99999%的准确。激光雷达就是小数点后几位的最强保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