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 快捷键拾遗

本文详细介绍了 Vim 编辑器中的光标跳转、文本编辑、屏幕操作、搜索及常用操作的快捷键,帮助用户提升编辑效率。例如,跳转到行首用`0`,跳转到行尾用`$`,向下滚动一屏用`Ctrl+F`,向上滚动一屏用`Ctrl+B`,搜索单词用 `/word`,删除当前单词用 `dw` 等。此外,还提到了 `.vimrc` 配置文件中的相关设置,以及如何通过 `ctags` 实现代码导航。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光标跳转

gg/G : 跳到第一行/跳到最后一行

w/W : (word)跳到下一个单词开头/W表示以空格作为单词的分界

e/E : (end)跳到下一个单词末尾/E表示以空格作为单词的分界

b/B : (backward)跳到上一个单词开头/B表示以空格作为单词的分界

ge/gE : 跳到上一个单词的末尾/gE以空格作为单词分界

:123 : 跳到第123行

0 : 跳到本行开头

$ : 跳到本行末尾

H : (home)光标跳到屏幕最上方

M : (middile)跳到屏幕中间

L : (last)跳到屏幕底

% : 跳到匹配的括号处,可以匹配{ [ (

[[ : 向上跳到第一列为{ 的地方,一般来说这是函数体的开始,在函数体中可以来方便的跳到函数开头处

][ : 向下跳到第一列为} 的地方,可以跳到函数的末尾

gd : 在函数体中,如果光标下的单词是一个局部变量,则跳到此局部变量的定义处,看完定义后可以使用``跳回。

[ <C-i> : 在文本中,如果光标下的单词是一个函数,则跳到函数的定义处,同样可以用``返回。

f/F : 在本行中向后跳到字符,如fa表示跳到字符a,F表示向前搜索。

<C-o> : 跳到上一个光标跳转点,可以查看:jumps列出的跳转点

<C-i>: 跳到下一个光标跳转点


文本编辑

a/A : 在当前光标后进入插入模式,A表示在本行末插入

i/I : 在当前光标前进入插入模式,I表示在本行首插入

o/O : 在当前光标下新增一行并进入插入模式,O表示在光标上新增一行插入

D : 删除本行光标后的所有字符

C : 删除本行光标后的所有字符并进入插入模式

S : 删除本行所有字符并进入插入模式

r : 将光标下的字符替换,如ra表示替换为a

u : 取消上一个记录操作,撤销

<C-r> : 继续下一个记录操作,前进

. : 重复上个命令,这个命令很好用


屏幕操作

<C-d> : 向下滚半屏

<C-u> : 向上滚半屏

<C-f> : 向下滚一屏

<C-b> : 向上滚一屏

zt : 将当前光标下的行作为第一行重新绘屏

zz : 将当前光标下的行作为中间行重新绘屏

zb : 将当前光标下的行作为末尾行重新绘屏


搜索

*: 向下寻找位于光标下的单词

#: 向上寻找位于光标下的单词

/word 搜索单词word,n继续向下搜索,N向上搜索

?word 搜索单词word,n继续向上搜索,N向下搜索

/\<word\> :精确匹配"word",而不是aword,或worda


常用操作

dw 删除光标下的单词,不会删除光标之前的单词部分

cw 删除光标下的单词并进入插入模式

di" di{ di[ di( 表示删除"" {} [] ()中间的内容,把i换成a, da" da{ da[ da( 会连分隔符" { [ ( 一起删除。

ci" ci{ ci[ ci( 表示删除"" {} [] ()中间的内容并进入插入模式

:%s/abc/def/g 将当前文本中的所有abc替换成def

!make 执行当前目录下的Makefile,可以开两个窗口,一个用来编辑源代码,编辑完使用!make生成执行文件,在另外一个窗口里调试,代码编译出错的话,可以在源代码窗口使用u撤销之前的编辑。

:w !sudo tee % 保存文件而不需要权限,tee从标准输入中读并写入到文件中,%是vim中的一个寄存器,保存着当前编辑的文件名。当使用普通用户编辑root文件却没有sudo的时候,这个命令就很有用了。

K man当前光标下的单词,可以用来查询库函数的使用。

. 重复上一个操作,就是从normal开始到插入再回到normal下的一次操作

<C-n>/<C-p> 在文本中搜索补全单词

<C-x><C-f> 在文本中搜索补全系统路径

== 格式对齐,这个挺有用的

J 将本行下的一行合并到本行

:!shell_cmd 可以执行shell中的命令。

[+ctrl+i 跳转到函数、变量和#define

:set paste 设置之后可以使vim粘贴代码时不自动缩进,:set nopaste取消

宏录制

比如需要完成一个功能:在每一行的行首和行尾分别插入符号@@,可以这样完成:

在Normal模式下输入:qa I @ [esc] A @ [esc] q。

qa表示将宏记录在寄存器a中。

第一个输入q表示开始录制宏,最后一个输入q表示结束宏。

使用@a来执行宏,可以使用100@a来将宏执行100次。

使用ctags浏览代码在源代码目录下执行 $ctags -R 生成tags文件。然后在.vimrc中添加 set tags=../tags set tags+=../../tags 不够可以多加几层../ ,然后就可以使用<C-]> 跳到光标下的函数或者变量的定义处了使用<C-t>返回。


.vimrc配置文件

set tags+=./tags

set tags+=.././tags

set tags+=../.././tags

set tags+=../../.././tags

set tags+=../../../.././tags

set tags+=../../../../.././tags

"设置语法高亮

syntax enable

syntax on

"显示行号

set nu

"将搜索到的关键字高亮

set hlsearch

"关闭和vi的兼容,这样才可以使用vimwiki

set nocompatible

"打开对文件类型插件的支持

filetype indent on

filetype plugin on

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

"设置vimwiki

let g:vimwiki_use_mouse = 1

"禁止驼峰形式生成wiki页面,比如vimwiki会将TestWiki标记为新的wiki页面

let g:vimwiki_camel_case = 0

"@path 设置wiki文件目录,你的所有wiki文件应该在此目录下

"@path_html 由wiki文件生成的html文档目录

"@auto_export 保存当下的wiki文件即将其转化成html文档

"@template_path 设置模板的所在目录

"@template_default 设置默认模板名称

"@template_ext 设置模板的扩展名

let wiki_1 = {}

let wiki_1.path = '/media/document/Dropbox/vimwiki/wiki'

let wiki_1.path_html = '/media/document/Dropbox/vimwiki/html/'

let wiki_1.template_path = '/media/document/Dropbox/vimwiki/template/'

let wiki_1.template_default = 'default'

let wiki_1.template_ext = '.html'

"设置当向当前wiki文件写入的时候就生成对应的html文件

let wiki_1.auto_export = 1

"设置配置,可以设置多个配置

let g:vimwiki_list = [wiki_1]

"设置在wiki文件中可用的html标签

"let g:vimwiki_valid_html_tags = 'b,i,s,u,sub,sup,kbd,br,hr,div,del,code,red,center,left,right,h4,h5,h6,pre,script'

let g:vimwiki_valid_html_tags = 'pre'

"映射按键, 按下F5时将当前wiki转换成html文档

nmap <F5> :Vimwiki2HTML <CR>

"映射按键, 按下F6时将wiki目录下的所有wiki转换成html文档

nmap <F6> :VimwikiAll2HTML <CR>

date:[2012/11/01 20:21]

基于数据挖掘的音乐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 需要一个代码说明,不需要论文 采用python语言,django框架,mysql数据库开发 编程环境:pycharm,mysql8.0 系统分为前台+后台模式开发 网站前台: 用户注册, 登录 搜索音乐,音乐欣赏(可以在线进行播放) 用户登陆时选择相关感兴趣的音乐风格 音乐收藏 音乐推荐算法:(重点) 本课题需要大量用户行为(如播放记录、收藏列表)、音乐特征(如音频特征、歌曲元数据)等数据 (1)根据用户之间相似性或关联性,给一个用户推荐与其相似或有关联的其他用户所感兴趣的音乐; (2)根据音乐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给一个用户推荐与其感兴趣的音乐相似或有关联的其他音乐。 基于用户的推荐和基于物品的推荐 其中基于用户的推荐是基于用户的相似度找出相似相似用户,然后向目标用户推荐其相似用户喜欢的东西(和你类似的人也喜欢**东西); 而基于物品的推荐是基于物品的相似度找出相似的物品做推荐(喜欢该音乐的人还喜欢了**音乐); 管理员 管理员信息管理 注册用户管理,审核 音乐爬虫(爬虫方式爬取网站音乐数据) 音乐信息管理(上传歌曲MP3,以便前台播放) 音乐收藏管理 用户 用户资料修改 我的音乐收藏 完整前后端源码,部署后可正常运行! 环境说明 开发语言:python后端 python版本:3.7 数据库:mysql 5.7+ 数据库工具:Navicat11+ 开发软件:pycharm
MPU6050是一款广泛应用在无人机、机器人和运动设备中的六轴姿态传感器,它集成了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这款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并提供设备的角速度和线性加速度数据,对于理解物体的动态运动状态至关重要。在Arduino平台上,通过特定的库文件可以方便地与MPU6050进行通信,获取并解析传感器数据。 `MPU6050.cpp`和`MPU6050.h`是Arduino库的关键组成部分。`MPU6050.h`是头文件,包含了定义传感器接口和函数声明。它定义了类`MPU6050`,该类包含了初始化传感器、读取数据等方法。例如,`begin()`函数用于设置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和I2C地址,`getAcceleration()`和`getGyroscope()`则分别用于获取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 在Arduino项目中,首先需要包含`MPU6050.h`头文件,然后创建`MPU6050`对象,并调用`begin()`函数初始化传感器。之后,可以通过循环调用`getAcceleration()`和`getGyroscope()`来不断更新传感器读数。为了处理这些原始数据,通常还需要进行校准和滤波,以消除噪声和漂移。 I2C通信协议是MPU6050与Arduino交互的基础,它是一种低引脚数的串行通信协议,允许多个设备共享一对数据线。Arduino板上的Wire库提供了I2C通信的底层支持,使得用户无需深入了解通信细节,就能方便地与MPU6050交互。 MPU6050传感器的数据包括加速度(X、Y、Z轴)和角速度(同样为X、Y、Z轴)。加速度数据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静态位置和动态运动,而角速度数据则能反映物体转动的速度。结合这两个数据,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物体的姿态(如角度和角速度变化)。 在嵌入式开发领域,特别是使用STM32微控制器时,也可以找到类似的库来驱动MPU6050。STM32通常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更多的GPIO口,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控制算法。然而,基本的传感器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原理与Arduino平台相似。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基本的传感器读取,还可能涉及到温度补偿、低功耗模式设置、DMP(数字运动处理器)功能的利用等高级特性。DMP可以帮助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更高级的运动估计,减轻主控制器的计算负担。 MPU6050是一个强大的六轴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实时运动追踪的项目中。通过 Arduino 或 STM32 的库文件,开发者可以轻松地与传感器交互,获取并处理数据,实现各种创新应用。博客和其他开源资源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资源,开发者可以获得关于MPU6050的详细信息和实践指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