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的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对乐理的一些理解,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初学者,我也是新手哈,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高手指正哦:)。
一. 登堂入室
这个问题一抛出,马上就会有一大帮专家、学者、艺术评论家出来开始叽里呱啦喋喋不休了..., 烦都烦死啦。
但从咱理科生的角度来看,音乐其实就是声波。
声波是波的一种,那我们都知道波有三个特性:
1. 振幅 --- (音量)
2. 频率 --- (音高)
3. 波形 --- (音色)
左侧的是咱理工男了然于胸的概念,右侧则是音乐学院那帮老教授挂在嘴边的东西,其实它们描述的是同样的东西哦。
以上三个特性也可以说是描述波的三个参数,只要这三个参数确定,那么我们就能画出这个声波,这个声波的声音也能够确定。
所以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的音乐,其实本质上就是这三个参数在不停的变化而让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体验,这样说是不是太乏味了:( 。
那么我们下面就来依次讨论这三个参数的变化而产生的声音效果。
1. 振幅
振幅对应的是声音的音量,比如说电脑上调节播放器的音量,其实你是在调节这个声波的振幅。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实验,把一根绳子的两端固定住,然后拨动这根绳子,就会发现拨动的力越大,绳子的振幅越大,发出来的声音就会越响 ,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所以身为一个理工男,和妹子打电话的时候我们要这样子:
女:你那边声音太小了,我听不清
男:好的,稍等一下,我调节一下我的振幅
女:#$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