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图形
课程反思
优秀:
1、课件制作还算过关、用动画的效果。如果我可以用动画制作更多的效果,是不是可以更牛。可以建造自己的素材库关于课程的。
不足:
1、上课前:不知道怎样说才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边来。很盲目,还是陈老师说你们的小眼睛都看老师。听听老师在干什么呢?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说你可以用一个手指操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边来。
2、课程中:我不知道当孩子打断你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比如说:1、他们玩自己的去了,通过你的图形自己神游天外了。2、还比如说,当幼儿回答错误的时候,椭圆和圆形分不清的时候,怎么办?
3、自由创造部分中,老师应该给孩子们介绍材料,材料怎么用!老师可以这样说:我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你们可以自己随意的自由创造。自由创造的时候,要现在心里清楚你想创造什么,然后再拼出图形。现在老师每个桌子上发一个小筐,你们创作的时候用一个拿一个。
4、介绍作品的过程中,重点弄错了。孩子还不懂有什么图形(圆形和椭圆形)分不清楚。而且我采用了错误的提问方式。我让孩子单独站起来回答。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大家一起说的方式复习。而不是让单个孩子站起来。介绍的过程是:这是个什么图案?老师用小棒子指着这是什么形状,那个是什么形状。如果遇到说错的时候,怎么办?
5、弄清每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如果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图形,那么一定要把概念讲清楚。比如
6、课程中:可以运用语气、语调的、节奏的变化吸引孩子的注意。以便有利于课堂的有效进行。
可以借鉴的非常好的优秀的的导入方式:王国:
图形王国,而且还可以用聚会、认识朋友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认识椭圆形
认识圆形的方法:
在一个神秘的盒子里,放着,然后请幼儿上来摸一摸
摸一摸:让幼儿摸一摸:一点都不扎,圆圆的,很光滑的。(说特征)
老师出示魔术的结果:啊,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圆形宝宝。教师出示图形,让幼儿认识。
紧接着就是说圆形的实物的方法。看看人家用的什么方法。
问题:
1、
这个迷宫怎么组织?
什么是探究?
探究就是让幼儿自己去分析,自己去体会,自己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用自己的感官发现这个世界的奥秘。在尝试中学会总结。我觉得应该先给每一个幼儿准备一套教具,有圆形和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然后是不同颜色的一套,然是不同大小的一套。这个就是让幼儿从颜色和大小里正确分类。还有让他们自己去归类。
还有看一看:看不同的实物,存在生活中的图形
还有想一想:想想你知道的和他相近的实物。
学习:
我可以玩玩游戏在幼儿游戏里得到灵感。
最后:1、新教师的成长应该是可以正常组织幼儿的一日流程的基础上去精化自己的课程,做一个好老师。
2、在幼儿生活的世界里,习惯比教育重要。
发现的孩子的世界:1、当一个幼儿处于一个完全放松的状态的时候,他们是自由的,他们自由的交流着自己的喜欢的世界,比如我家里有什么有垃圾、打老虎、爷爷奶奶,一个人说出一个话题,大家都在跟随一个话题,而且不知疲倦,看来和大人的世界还是很相似的。这叫唠嗑。
2、我觉得应该让幼儿的世界更有意义,不仅是一个漫无目的的放松和没有意义的聊天中,老师应该拓展他们的思维,整合他们在头脑中的繁杂的世界。幼儿不是一个空洞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