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P?
IP地址
IP地址是每台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采用“点分十进制”的方式来记忆IP地址。
举例:192.168.32.80
注意:
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十进制的数据转换为二进制:
11000000 10101000 00100000 01010000
IP地址的组成:
网络号+主机号段
IP地址的分类:
A:第一段表示网络号段,后三段表示主机号码。
网络号码:256*256*256 16777216
https://blog.youkuaiyun.com/ben0133/article/details/3860265 A类IP地址的分配情况
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
中国大陆地区有 4 个 A 段的 IPv4 地址。
港澳台地区都没有 A 段的 IPv4 地址。
B:前2段表示网络号段,后2段表示主机号码。
网络号码:256*256 65536
C:前三段是网络号码,后1段表示主机号码:
网络号码:256
IP地址划分:
A:0.0.0.0--127.255.255.255
B:128.0.0.0--191.255.255.255
C:192.0.0.0--223.255.255.255 --- 最常见的
D:保留
E:保留
常用的局域网IP:
192.168.x.x
10.x.x.x
端口号:
http://localhost:8080中 8080就是端口号
有范围的:0-65535之间。
0-1024之间不要随意使用,因为它被保留或者被系统进程占用。
可以通过360查看端口号。
什么是MAC地址?
首先,mac地址位于OSI七层网络协议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
举例:
08:00:20:0A:8C:6D
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可以使用命令行 :ipconfig -all 查看计算机物理地址(也就是mac地址)。
什么是IP地址和MAC地址?
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
- IP地址是服务商给你的,mac地址是你的网卡物理地址;
- IP地址局域网内可以随便更改,但是mac地址一般不能更改;
- 长度不同。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
- 寻址协议层不同。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IP地址和MAC地址的关系:
首先,IP 间的通信依赖 MAC 地址。
使用 ARP 协议凭借 MAC 地址进行通信:
在网络上,通信的双方在同一局域网(LAN)内的情况是很少的,通常是经过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转才能连接到对方。而在进行中转时,会利用下一站中转设备的 MAC 地址来搜索下一个中转目标。这时,会采用 ARP 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是一种用以解析地址的协议,根据通信方的 IP 地址就可以反查出对应的 MAC 地址。
图文形象说明:
流程解说:
发送端(名称为A,IP地址为IP_A,MAC地址为MAC_A)向接收端(名称B,IP地址为IP_B,MAC地址为MAC_B)发送数据。这两台主机之间不可能是直接连接起来的,因而数据包在传递时必然要经过许多中间节点(如路由器,服务器等等),我们假定在传输过程中要经过C1、C2其MAC地址分别为M1,M2)两个节点。
A在将数据包发出之前,先发送一个ARP请求,找到其要到达IP_B所必须经历的第一个中间节点C1的MAC地址M1,然后在其数据包中封装这些地址:IP_A、IP_B,MAC_A和M1。当PAC传到C1后,再由ARP根据其目的IP地址IP_B,找到其要经历的第二个中间节点C2的MAC地址M2,然后再将带有M2的数据包传送到C2。如此类推,直到最后找到带有IP地址为IP_B的B主机的地址MAC_B,最终传送给主机B。
在传输过程中,IP_A、IP_B和MAC_A不变,而中间节点的MAC地址通过ARP在不断改变(M1,M2),直至目的地址MAC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