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的知识点
泛型仅存在于编译时期,编译期间JAVA将会使用Object类型代替泛型类型,在运行时期不存在泛型;且所有泛型实例共享一个泛型类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rrayList<String> list1=new ArrayList<String>();
ArrayList<Integer> list2=new ArrayList<Integer>();
System.out.println(list1 instanceof ArrayList);//true
System.out.println(list2 instanceof ArrayList);//true
//System.out.println(list1 instanceof ArrayList<String>);//编译错误,不存在此类型
}
}
虽然list1和list2属于不同的类型,但是JVM加载的类仅ArrayList,各泛型实例共享这个类;
泛型的4个限制:
(1)不能new T()
(2)不能创建泛型数组:new T[];
但是可以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的方法,不过编译器会给出一个警告。
T[] arr=(T[])new ArrayList[10];
(3)在静态环境下不能使用泛型类型的参数
如静态方法、静态变量、静态代码块都不能用泛型类型,原因在于各泛型实例共享一个类,而静态成员时随着类的加载就存在了的。
(4)异常类不能是泛型的。
以下是关于Java泛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泛型类:
使用(或任何字母,但通常使用T、E、K、V等作为约定)来声明泛型类。
在类体内部,可以使用泛型类型参数(如T)来声明属性、方法参数和返回值类型。
泛型参数在编译时会被擦除(类型擦除),因此运行时无法知道具体的泛型类型(除非通过其他方式,如使用instanceof检查对象的具体类型)。
泛型方法:
泛型方法可以在普通类或非泛型类中定义。
使用(或其他字母)在方法返回类型之前声明泛型参数。
泛型参数可以与方法参数或局部变量一起使用。
类型擦除:
在编译时,泛型信息会被擦除,替换为原始类型(如Object)。
这意味着在运行时,泛型参数的实际类型信息是未知的。
为了保持类型安全,编译器会在编译时插入类型转换和类型检查。
泛型限制:
可以使用extends关键字为泛型参数设置上界(即该参数必须是某个类的子类或实现了某个接口)。
类似地,可以使用super关键字为泛型参数设置下界(即该参数必须是某个类的超类或接口)。
静态成员与泛型:
静态成员(包括变量、方法和内部类)不能使用类的泛型参数。
这是因为静态成员是与类关联的,而不是与类的任何特定实例关联的。
如果需要在静态上下文中使用泛型,可以定义泛型静态方法或泛型内部类。
泛型通配符:
使用?表示未知的泛型类型。
? extends T表示未知的类型,但它是T或T的子类。
? super T表示未知的类型,但它是T或T的超类。
泛型与数组:
不能创建泛型数组(如new T[10]),因为类型擦除后无法确保类型安全。
但可以使用泛型集合(如ArrayList)来替代。
泛型与原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