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此系列为本人的学习笔记,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对概念进行拓展延伸,甚至纠错讨论!
1.4参考模型
1.4.1 OSI参考模型
1.OSI参考模型本身并不是一个网络体系结构——他没有定义每一层的服务和所用协议;
2.物理层:关注在一条信道上传输原始比特;
3.(1)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原始的传输设施——>没有漏检传输错误的线路(将真实的错误掩饰起来,使网络层看不到,发送的数据拆分成数据帧,接收方确认收到后回复一个确认帧);
(2)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处理控制对共享信道的访问;
4.网络层:主要功能:控制子网的运行。设计问题:如何将数据包从源端路由到接收方。最终使得异构网络相互连接成为互联网络;
5.(1)传输层:基本功能:接收来自上一层的数据;把这些数据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保证其正确地到达另一端;是真正意义的端到端的层;
(2)1-3层是链式的,4-7层是端到端的
6.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提供服务包括——对话控制、令牌管理、同步功能;
7.表示层:关注所传递数据的语法和意义;
8.(1)应用层:包含用户常用的各种各样的协议;
(2)HTTP协议是WWW(万维网)的基础;
1.4.2 TCP/IP参考模型
1.以无缝的方式将多个网络连接——一开始就制定的主要目标之一;
2.损失子网硬件的情况下,网络还能继续工作,原有会话不能被打乱——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