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产权基础概念
-
知识产权的分类
- 著作权(版权):保护文学、艺术、科学作品(如软件、文档)。
- 专利权:保护发明创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 商标权:保护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如商标、Logo)。
- 商业秘密:保护未公开的商业信息(如技术秘密、客户名单)。
-
知识产权的特征
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可复制性。
二、工业产权
-
专利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
商标权:保护商品或服务的标识。
-
地理标志:标识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质量、声誉等特征主要由该地区决定(如“西湖龙井”“法国香槟”)。
-
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等美学设计(与功能无关)。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集成电路中元件布局的原创设计。
三、著作权(版权)
1. 核心考点
-
保护对象:计算机软件(代码、文档)、文字作品、音乐、美术等。
-
权利归属
-
职务作品:一般归作者,单位有优先使用权;若主要利用单位资源完成,归单位。
-
委托开发:合同约定优先;无约定则归受托方(开发者)。
-
合作开发:共有著作权,需一致同意才能行使。
-
-
权利内容
-
人身权:发表权(保护期至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永久保护)。
-
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保护期至作者死后50年)。
-
-
合理使用(无需授权、不付费):
-
个人学习、教学、科研、新闻报道等。
-
示例:为教学目的少量复制他人软件代码。
-
2. 高频题型
以下哪项权利属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
A. 复制权
B. 发行权
C. 署名权
D. 信息网络传播权
答案:C. 署名权
著作权中,___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A. 发表权
B. 发行权
C. 署名权
D. 展览权
答案:C. 署名权
软件许可使用形式的定义:
- 独占许可使用:软件著作权人不得将软件使用权授予第三方,且自己也不能使用该软件。
- 独家许可使用(排他许可):软件著作权人不得将软件使用权授予第三方,但自己可以使用。
- 普通许可使用:软件著作权人可将软件使用权授予第三方,自己也可使用。
四、专利地域性
专利地域性指专利权仅在授权国或地区的法律管辖范围内有效,超出该地域则不受保护。例如:
- 中国专利局授权的专利仅在中国境内受保护
- 美国专利仅在美国及承认其效力的地区有效
核心特征:
-
独立保护原则
- 同一发明需在不同国家 / 地区分别申请
- 各国审查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如创造性判断)
-
国际条约机制
- 巴黎公约:优先权原则(12 个月内)
- PCT 国际申请:
- 12 个月内提交国际申请
- 30 个月内选择进入国家阶段
- 简化多国申请程序
-
例外情形
- 国际组织专利(如欧洲专利)
- 区域一体化组织(如欧盟专利)
典型场景分析:
案例 1:某企业在中国申请的专利被美国公司仿造
- 中国企业无法直接在美国提起侵权诉讼
- 需在美国重新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
案例 2:通过 PCT 申请国际专利
- 2025 年 1 月 1 日在中国提交申请
- 2026 年 7 月 1 日前选择进入美国、日本等国家阶段
- 每个国家单独审查授权
记忆口诀:
"专利保护有国界,申请多国需分开;巴黎公约保优先,PCT 来简化快"
五、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是指享有著作权的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客体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客体是指计算机软件,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标程序,同一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
(二)计算机软件的文档
文档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
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权利
(1)人身权
- 发表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 50 年)
- 署名权(也称开发者身份权,保护期不受限制)
(2)财产权
- 使用权
- 复制权
- 修改权
- 发行权
- 翻译权
- 注释权
- 信息网络传播权
- 出租权
- 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
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计算机软件著作 权自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保护期为50年。保护期满,除开发者身份权以外,其他权利终止。一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超出保护期,软件就进入公有领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单位终止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公民死亡均无合法继承人时,除开发者身份权以外,该软件的其他权利进入公有领域。软件进入公有领域后成为社会公共财富,公众可无偿使用。
以下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非法进行拷贝,发布或更改软件的人被称为软件盗版者
B.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用来保护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
C. 软件著作权属于软件开发者,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D. 用户购买了具有版权的软件,则具有对该软件的使用权和复制权
答案:A
解析:软件盗版行为是指任何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对软件进行复制、传播,或以其他方式超出许可范围传播、销售和使用的行为。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
软件著作权一般属于软件开发者,但存在例外情况(如职务作品等),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用户购买有版权的软件,通常只获得使用权,复制权仍归著作权人,用户不可随意复制,此选项错误。
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1.一般情况
软件著作权属于软件开发者,这里的软件开发者是指实际组织开发、直接进行开发,并对开发完成的软件承担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并对软件承担责任的自然人。
2.职务开发
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软件著作权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开发软件的自然人进行奖励:
- 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
- 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
- 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软件。
题目:王某是 M 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任职期间,王某根据公司的业务要求开发了 “海运出口业务系统”,并由公司使用,随后,王某向国家版权局申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并取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明确软件名称是 “海运出口业务系统 V1.0”,著作权人为王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运出口业务系统 V1.0 的著作权属于王某
B.海运出口业务系统 V1.0 的著作权属于 M 公司
C.海运出口业务系统 V1.0 的著作权属于王某和 M 公司
D.王某获取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是不可以撤销的
解析:
- 选项 A:王某开发的软件是基于公司业务要求,属于职务作品。根据规定,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由法人(公司)享有,而非王某,A 错误。
- 选项 B:该软件为职务作品,M 公司是著作权人,B 正确。
- 选项 C:职务作品著作权一般归公司,并非王某与公司共有,C 错误。
- 选项 D:软件著作权登记证在存在错误等法定情形下可以撤销,D 错误。
答案:B
3.委托开发
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若没有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比如,A 公司委托 B 公司开发一款软件,若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著作权归属,那么软件著作权归 B 公司。
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鉴别
- 未经许可发表或登记他人软件作品:例如,A 公司开发了一款新的软件,但 B 公司未经 A 公司许可,抢先将该软件在某平台上发表并登记,这种行为就侵犯了 A 公司对该软件的著作权。
- 将他人软件当作自己作品发表或登记:比如,甲程序员开发了一款软件,乙程序员未经甲的许可,将该软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并登记,乙的行为就构成了侵权。
- 未经合作者同意,将合作开发软件当作自己独立完成作品发表或登记:例如,丙、丁两人合作开发了一款软件,丙在未征得丁同意的情况下,单独将软件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并登记,丙的行为就侵犯了丁对该软件的著作权。
- 在他人软件上署名或更改他人软件署名:比如,张三开发了一款软件,李四未经张三同意,在软件上署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将张三的名字删除并换上自己的名字,李四的行为就构成了侵权。
- 未经许可修改、翻译他人软件作品:例如,某公司开发的一款软件,被另一公司未经许可翻译成其他语言版本并进行传播,或者对软件的功能进行了修改并对外发布,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原软件著作权人的权利。
- 未经许可复制或部分复制软件作品:例如,通过拷贝软件的安装包、复制软件的代码等方式,未经授权制作软件的复制品,都构成对复制权的侵犯。
- 未经许可向公众发行、出租软件复制品:未经其许可,向公众发行、出租软件的复制品,如销售盗版软件光盘、将软件出租给他人使用等行为,都侵犯了软件著作权人的权利。
- 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软件:例如,在网站上提供未经授权的软件下载链接,或者通过网络共享软件的破解版等,都侵犯了软件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 故意避开或破坏软件著作权保护技术措施:例如,使用破解工具绕过软件的加密验证,从而免费使用本应付费的软件,就属于此类侵权行为。
- 故意删除或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
- 未经许可转让或许可他人行使软件著作权
题目:
王某是 M 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任职期间,王某根据公司的业务要求开发了 “海运出口业务系统”,并由公司使用,随后,王某向国家版权局申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并取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明确软件名称是 “海运出口业务系统 V1.0”,著作权人为王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运出口业务系统 V1.0 的著作权属于王某
B.海运出口业务系统 V1.0 的著作权属于 M 公司
C.海运出口业务系统 V1.0 的著作权属于王某和 M 公司
D.王某获取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是不可以撤销的
答案:B ,该软件为职务作品,M 公司是著作权人,B 正确。
甲经销商擅自复制并销售乙公司开发的 OA 软件光盘已构成侵权。丙企业在未知的情形下从甲经销商处购入 10 张并已安装使用。在丙企业知道了所使用的软件为侵权复制的情形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企业的使用行为侵权,须承担赔偿责任
B.丙企业的使用行为不侵权,可以继续使用这 10 张软件光盘
C.丙企业的使用行为侵权,支付合理费用后可以继续使用这 10 张软件光盘
D.丙企业的使用行为不侵权,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答案:C
某软件公司参与开发管理系统软件的程序员张某,辞职到另一公司任职,于是该项目负责人将该管理系统软件上开发者的署名更改为李某(接张某工作)。该项目负责人的行为( )。
A.侵犯了张某开发者身份权(署名权)
B.不构成侵权,因为程序员张某不是软件著作权人
C.只是行使管理者的权利,不构成侵权
D.不构成侵权,因为程序员张某现已不是项目组成员
答案:A,张某参与了软件的开发,依法享有署名权。项目负责人未经张某同意擅自更改署名,侵犯了张某的开发者身份权(署名权),A 正确。
八、商业秘密权
- 商业秘密的定义: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如技术诀窍、设计图纸)和经营信息(如客户名单、产销策略)。
- 构成条件:
- 未公开性:不为公众所知悉。
- 实用性:能带来经济效益。
- 保密性: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 商业秘密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权利人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如控制管理商业秘密、防止他人不当获取、自行使用或许可转让以获取利益等。
- 商业秘密的丧失:受法律保护的期限不确定,一旦被公众所知悉,即成为公众可自由使用的知识,不再受保护。
九、专利权申请
- 专利申请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或依合同对发明创造向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权利,可转让、继承或赠与,转让后原申请人丧失,受让人取得。
- 专利申请人:享有专利申请权的主体,包括职务发明的单位、非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共同发明的共同发明人或其所属单位、委托发明合同约定的人及受让人。
- 专利申请原则:
- 书面形式:办理手续需采用书面形式。
- 一份申请一项发明:一份文件只能就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 先申请原则:相同发明创造,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人。
- 专利申请文件:
- 发明 / 实用新型: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
- 外观设计:请求书、图片或照片。
- 专利申请日:专利局或指定代办处收到完整申请文件的日期;邮寄申请以邮戳日为准。
- 专利申请的审批:
- 发明专利申请先初步审查,符合要求的自申请日起 18 个月公布(可请求早日公布)。
- 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可应申请人请求进行实质审查,通过后授权。
十、商标权
保护期限自核准注册之日起 10 年内有效,可无限续展。需在期满前 6 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每次续展有效期为 10 年,逾期不办理续展注册,商标权终止。
我国商标法第六条规定:“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
目前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是烟草类商品。
县级以上行政区的地名不可以用于商标注册。
十一、商标权注册
- 定义与权能:商标注册人独占性使用该商标并禁止他人使用的权利,权能包括使用权、禁止权、许可权、转让权。
- 特征:专有性(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保护期限为 10 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后可续展,每次续展 10 年,续展次数不限 )。
- 取得原则:
- 使用原则:最先使用商标的人取得商标权。
- 注册原则:以申请注册时间先后确定商标权归属,我国以注册制为基础,兼顾商标使用情况。
- 混合原则:申请注册 + 无在先使用人主张权利时确定商标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