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linux.lds.S是如何组织内核的每个函数存放在内核镜像文件的位置,我们知道你在编译内核生成内核文件的时候,其实这个过程分两步,一个是“编译”,另一个是“链接”的过程,vmlinux.lds.S要做的就是告诉编译器如何链接编译好的各个内核.o文件。
所以你可以从vmlinux.lds.S下面的代码中看到:表明我们指定stext作为,程序的入口点。
-
SECTIONS
-
{
-
#ifdef CONFIG_XIP_KERNEL
-
. = XIP_VIRT_ADDR(CONFIG_XIP_PHYS_ADDR);
-
#else
-
. = PAGE_OFFSET + TEXT_OFFSET;
- #endif
PAGE_OFFSET代表是的内核image的的起始虚拟地址。
TEXT_OFFSET代表的是内核的image存放在内存中地址,注意这个地址为相对于内存的起始地址的偏移量,是个相对的偏移量不是实际的存放内存物理地址。而且这个偏移量取得有讲究,必须为:0xXXXX8000,xxx为任意值。
所以:. = PAGE_OFFSET + TEXT_OFFSET就变成为:.=c0008000,这个地址就是内核存放在内存的虚拟的起始地址。从脚本来看,也就是.stext的地址就是:c0008000,那么我们如何验证我们的这个说法呢,你可以打开linux目录下的System.map文件查看
从map文件可以知道_stext是内核的入口地址,这个地址就是c0008000
有如:
vmlinux.lds.S用于对ld的输出进行组版,这个文件的格式在ld.info手册中有详细的说明。vmlinu
x.lds.S的主要目的是对输出文件中段进行排序,并定义相关的符号名,以下是简要注释。
/* ld script to make i386 Linux kernel
* Written by Martin Mares ;
*/
OUTPUT_FORMAT("elf32-i386", "elf32-i386", "elf32-i386")
OUTPUT_ARCH(i386) /* 输出格式 */
ENTRY(_start) /* 定义_start作为程序入口点 */
SECTIONS
{
. = PAGE_OFFSET_RAW + 0x100000; /* 定义_start的位置 */
_text = .; /* 定义符号_text为当前位置,此时_text和_start在一个位置 */
.text : { /* 定义段.text (": {"是段定义符)*/
*(.text) /* 将所有输入文件中.text段合并到这里 */
*(.fixup) /* 将所有输入文件中的.fixup段合并到这里 */
*(.gnu.warning) /* 将所有输入文件中的.gnu.warning段合并到这里 */
} = 0x9090 /* 合并中的空隙用0x9090填充 */
/* 以下的语法含义可以类推 */
.text.lock : { *(.text.lock) } /* out-of-line lock text */
.rodata : { *(.rodata) }
.kstrtab : { *(.kstrt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