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文章平均质量分 74
计算机操作系统
cwn_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计算机操作系统整体框架
这个部分还有很重要的作业调度算法!------互斥 & 同步 (可以通过信号量机制实现(PV原语 需要知道这个什么时候P什么时候V P就是请求一个资源 V就是释放一个资源) 其实还有别的方法 可以搜一下 )包括作业调度(从后备队列中选几个作业,分配给它们资源,为它们创建进程,插入内存中的就绪队列)和 进程调度(给就绪队列中的进程分配处理机 让它执行)--------有静态分配(一次性的)和动态分配(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折申请的malloc?:为了解决CPU和I/O设备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哈。原创 2024-08-01 12:21:57 · 503 阅读 · 0 评论 -
1 引论
在面向对象的技术中,利用被封装的数据结构(变量)和一组对它进行操作的过程(方法)来表示系统中的某个对象的。这里所谓的“同时”,在单处理机环境下是宏观意义上的,而在微观上,这些进程对该资源的访问是交替进行的。而策略,则是在机制的基础上借助于某些参数和算法来实现该功能的优化,或达到不同的功能目标。-每个作业的内存空间是作业装入时确定的,装入后的整个运行期间不允许再申请新的内存空间,不允许作业在内存中移动。-每个作业的内存空间是作业装入时确定的,装入后的整个运行期间允许再申请新的内存空间,允许作业在内存中移动。原创 2024-02-05 15:12:28 · 577 阅读 · 0 评论 -
2 进程(上)
最后,转调度程序进行重新调度,将处理机分配给另一就绪进程,并进行切换,亦即,保留被阻塞进程的处理机状态,按新进程的PCB中的处理机状态设置CPU的环境。当被阻塞进程所期待的事件发生时,比如它所启动的I/O操作已完成,或其所期待的数据已经到达,则由有关进程(比如提供数据的进程)调用唤醒原语wakeup,将等待该事件的进程唤醒。wakeup执行的过程是:首先把被阻塞的进程从等待该事件的阻塞队列中移出,将其PCB中的现行状态由阻塞改为就绪,然后再将该PCB插入到就绪队列中。但低于下限时,不予分配。原创 2024-02-06 16:34:59 · 1703 阅读 · 0 评论 -
2 进程(下)
管程机制:一个管程(monitor)定义了一种数据结构和并发进程在该数据结构上执行的一组操作,这组操作用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改变管程中的数据。进程不必借助共享存储区域或者数据结构,以格式化的消息为单位,将通信数据封装在消息中,利用OS提供的通信命令(原语),进行进程之间的通信。(6)进程具有动态性,由创建而诞生,由撤销而消亡,而管程则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资源管理模块,供进程调用。(3) 设置进程的目的是在于实现系统的并发性,而管程的设置则是解决共享资源的互斥使用问题。(1)定长消息格式(办公自动化xit)原创 2024-02-07 17:20:59 · 482 阅读 · 0 评论 -
3 处理机调度和死锁(上)
系统吞吐量高(吞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系统所完成的作业数 尽量选择短作业运行)、处理机利用率高(选择计算量大的作业运行)非抢占(非抢占式RR算法 非抢占式优先调度算法) 抢占(基于时钟中断的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立即抢占的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一定的调度算法,从外存的后备队列中选取某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排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调度。开始时间 = max(上一个作业的开始时间 + 上一个作业的运行时间, 该作业的到达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 sum(带权周转时间) / 作业个数。原创 2024-02-16 17:41:56 · 420 阅读 · 0 评论 -
3 处理机调度和死锁(下)
当一个已经保持了某些不可被抢占资源的进程,提出新的资源请求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它必须释放已经保持的所有资源。避免死锁 事前 (在资源动态分配过程中,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以避免发生死锁)死锁危害:死锁进程无限期阻塞等待、资源浪费、更多进程卷入死锁、系统死机。预防死锁 事前 (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引起死锁:需要采用互斥访问的 不可以被抢占的资源(临界资源)死锁定义:一组相互竞争系统资源或进行通信的进程间的永久阻塞。对系统所有资源类型进行线性排序,并赋予不同的序号。原创 2024-02-17 12:47:23 · 530 阅读 · 0 评论 -
4 存储器管理(上)
将内存用户区划分成多个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固定分区,每一个分区可以装入一个进程。介于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存储器 用于备份主存中较常用的数据 容量远大于寄存器 访问速度快于主存储器。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把内存的用户区视为一个独立的连续存储区,任何时刻只将它分配给一个作业使用。地址重定位(地址转换):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单分区方式:内存用户区的全部空间只存放一个进程。原创 2024-02-17 17:07:40 · 359 阅读 · 0 评论 -
4 存储器管理(下)
访问内存的有效时间:从进程发出指定逻辑地址的访问请求,经过地址变换,到在内存中找到对应的实际物理地址单元并取出数据,花费的总时间成为内存的有效访问时间(ETA)a)在一般的分页管理系统中,处理机每次读出/写入一个数据,需要访问( 2 )次内存;b)在一般的分页管理系统中,执行一条一地址指令,需要访问( 3)次内存;数据结构:页表(PT):能在内存中找到每个页面对应的物理块,页表中登记进程各页面对应的帧号,供地址映射使用。地址划分: 页号(高端地址部分)+ 页内的偏移量(低端地址部分)原创 2024-02-18 16:41:07 · 677 阅读 · 0 评论 -
5 虚拟存储器
发生“抖动”的根本原因是,同时在系统中运行的进程太多,由此分配给每一个进程的物理块太少,不能满足进程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致使每个进程在运行时,频繁地出现缺页,必须请求系统将所缺之页调入内存。显然,对磁盘的有效访问时间也随之急剧增加,造成每个进程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页面的换进/换出,而几乎不能再去做任何有效的工作,从而导致发生处理机的利用率急剧下降并趋于0的情况。交换技术:将内存中某进程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写入外存交换区中,腾出来的空间供其它进程使用。3)交换页面/段面–用于分页、分段存储管理(虚拟存储技术)原创 2024-02-19 15:58:28 · 470 阅读 · 0 评论 -
6 输入输出系统
I/O通道控制方式:可实现CPU、通道和I/O设备三者的并行操作,主要用于大型计算机以及网络服务器等含有许多输入输出设备并对输入输出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在传送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CPU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设备无关性:应用程序中所用的设备,不局限于使用某个具体的物理设备。I/O系统的主要任务:完成用户提出的I/O请求,提高I/O速率,以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3) 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1)在请求I/O的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一个通信和转换程序。原创 2024-02-20 13:34:48 · 1103 阅读 · 0 评论 -
7 文件管理
键值转换:由关键字到记录物理地址的转换,根据给定的关键字直接获得指定记录的物理地址。文件的物理结构:是指文件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结构,是文件在外存空间上的组织形式。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文件结构,是文件逻辑上的组织形式。提高对目录的检索速度 允许文件重名 实现按名存取 允许文件共享。哈希文件:利用Hash函数可将关键字转换为相应记录的地址。文件:指具有文件名的若干相关元素的集合。文件目录是目录文件中记录的一条信息。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目录是文件的一种,叫目录文件。原创 2024-02-20 17:47:00 · 327 阅读 · 0 评论 -
8 磁盘存储器的管理
NTFS的文件组织方式:以文件的形式来对数据进行管理,以簇为单位来存储数据的,具有了与磁盘物理块大小无关的独立性,以主控文件表MFT为核心。事务:事务是用于访问和修改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单位。FAT12(512B)、以簇为单位的FAT12文件系统、FAT16、FAT32。连续组织方式:为每一个文件分配一组相邻接的盘块。链接组织方式:多个不连续的盘块 链接指针。显示链接:文件分配表FAT。事务记录:运行记录 log。提高磁盘I/O速度的途径。重复数据的数据一致性问题。提高磁盘可靠性的技术。原创 2024-02-21 12:22:46 · 37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