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与算法
复习用
cwn_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数据结构与算法-绪论
1 绪论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数据的逻辑结构 四种: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集合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 (逻辑结构在存储器中的映像)常见的有: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堆散列表图基本数据类型:intfloatdoublecharbool算法的五个特性有穷性 (有穷步骤 有限时间)确定性 (含义明确 无二义性)可行性 (基本操作 可以实现)有输入 (0 or 多个)有输出 (一个 or 多个)算法原创 2024-08-01 09:41:52 · 456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结构与算法-线性表
最简单的线性结构 :线性表。特征:唯一前驱 唯一后继。-后继为头节点:空表。原创 2024-01-23 17:21:21 · 577 阅读 · 0 评论 -
3 栈和队列
【代码】3 栈和队列。原创 2024-01-24 17:29:27 · 383 阅读 · 0 评论 -
4 串
next[i] = j 相当于 p[1~j] = p[i-j+1~i] 这两段长度相等。strcpy(str1, str2, k) 串复制函数;strcat(str1, str2) 串联接函数;strcmp(str1, str2) 串比较函数;strlen(str) 求串长函数;gets(str) 输入一个串;puts(str) 输出一个串;原创 2024-01-25 17:22:18 · 400 阅读 · 0 评论 -
5 数组
复制:memcpy(last,dist,sizeof dist);//将dist备份为last。一般的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应会矩阵转置和乘法 (乘法按照最优的时间复杂度))赋值:memset(a,-1,sizeof a)排序:sort(a,a+n)广义表(可以画成树)分治思想(二分思想)原创 2024-01-25 17:22:49 · 635 阅读 · 0 评论 -
6 树
深度为 k 的二叉树结点数至多为 2^(k) - 1。在二叉树的第 i 层至多有2^(i-1) 个节点。二叉树的节点数:n = n0 + n1 + n2。二叉树的分支数:b = n1 + 2 * n2。层次遍历给每个节点赋值为(1 ~ n)的时候,深度为k,节点数为2^(k) - 1;哈夫曼编码 (左分支0 右分支1)树的遍历-森林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节点是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放置的。包含线索的存储结构:线索链表。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线索二叉树。哈夫曼树和哈夫曼编码。原创 2024-01-27 17:29:00 · 344 阅读 · 0 评论 -
7 图
Dist[k] =min( , + )设置dist[N],//代表点到起点的距离;kruskal -从最小边开始找,直到连通。输出没有前驱的点,这个点相连的点的入度减一。floyd: 找出两两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prim -从点开始找离得最近的点。适合:稀疏图 O(eloge)适合:稠密图 O(n^2)深度优先搜索 dfs()广度优先搜索 bfs()-原点到终点的最长路径。原创 2024-01-28 17:31:20 · 759 阅读 · 0 评论 -
8 查找
直接定址法 h(k) = k * a + b (这个适用于给的值的范围和值的个数的相同)-索引顺序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 查找“索引”的平均查找长度 + 查找“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 ASL = (关键字和哈希表中的字符进行比较的次数之和)/ 关键字的个数。左子树的节点的值均小于根节点,右子树的节点的值均大于根节点,子树同理。-哈希函数是一个映象,即:将关键字的集合映射到某个地址集合上。-ASL 哈希表的ASL是处理冲突方法和装载因子的函数。构造二叉平衡(查找)树。原创 2024-01-29 17:28:32 · 333 阅读 · 0 评论 -
9 排序
稳定概念:对于两个关键字相等的记录,它们在序列中的相对位置,在排序之前和经过排序之后,没有改变。-不稳定的有:快速排序 堆排序 shell希尔排序。利用结构体实现多关键字的排序。原创 2024-02-02 16:11:56 · 505 阅读 · 0 评论 -
10 文件
通常,索引文件中的主文件是无序文件,索引是 (按关键字有序)的有序文件。缺点是,索引表占用的存储空间大。-文件物理结构中记录的排列顺序和文件的逻辑结构中记录的排列顺序一致。-主文件按主关键字有序,对一组记录建立一个索引项(建立非稠密索引)文件即为记录的集合,“文件”指的是存储在外存储器中的记录的集合。文件的逻辑结构:指的是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文件中记录之间的逻辑关系;文件的物理结构:指的是文件中的逻辑记录在存储器中的组织方式。索引中的每个记录由“关键字”和“指针”组成;索引文件由“主文件”和多级“索引”组成;原创 2024-02-02 16:50:08 · 36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