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晶振的频率是32.768kHz?这篇文章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0?wx_fmt=gif

振荡电路用于实时时钟RTC,对于这种振荡电路只能用32.768KHZ 的晶体,晶体被连接在OSC3 与OSC4 之间而且为了获得稳定的频率必须外加两个带外部电阻的电容以构成振荡电路。

32.768KHZ的时钟晶振产生的振荡信号经过石英钟内部分频器进行15次分频后得到1HZ秒信号,即秒针每秒钟走一下,石英钟内部分频器只能进行15 次分频,要是换成别的频率的晶振,15次分频后就不是1HZ的秒信号,时钟就不准了。32.768K=32768=2的15次方,数据转换比较方便、精确。

绝大多数的 MCU 爱好者对 MCU 晶体两边要接一个22pF附近的电容不理解,因为这个电容有些时候是可以不要的。参考很多书籍,讲解的很少,往往提到最多的是起稳定作用,负载电容之类的话,都不是很深入理论的分析。 问题是很多爱好者不去关心这两个电容,他们认为按参考设计做就行了,本人也是如此,直 到有一次一个手机项目就因为这个电容出了问题,损失了几百万之后,才开始真正的考虑这个电容的作用。 其实 MCU 的振荡电路的真名叫“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请参考图片。

0?wx_fmt=jpeg

晶体,相当于三点式里面的电感,C1 和 C2 就是电容,5404 和 R1 实现一个 NPN 的三 极管,大家可以对照高频书里的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接下来分析一下这个电路。

5404 必需要一个电阻,不然它处于饱和截止区,而不是放大区,R1 相当于三极管的偏置作用,让 5404 处于放大区域,那么 5404就是一个反相器,这个就实现了 NPN 三极管的作用, NPN 三极管在共发射极接法时也是一个反相器。

接下来用通俗的方法讲解一下这个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大家也可以直接看书。 大家知道一个正弦振荡电路要振荡的条件是,系统放大倍数大于 1,这个容易实现,相位满足 360°,接下来主要讲解这个相位问题: 5404 因为是反相器,也就是说实现了180°移相,那么就需要 C1,C2 和 Y1 实现 180°移相 就可以,恰好,当 C1,C2,Y1 形成谐振时,能够实现 180 移相,这个大家最简单的可以以地作为参考,谐振的时候,C1、C2 上通过的电流一样,地在 C1、C2 中间,所以恰好电压相反,实现 180 移相。

当 C1增大时,C2 端的振幅增强,当 C2 降低时,振幅也增强。

有些时候 C1,C2 不焊也能起振,这个不是说没有 C1,C2,而是因为芯片引脚的分布电容 引起的,因为本来这个 C1,C2 就不需要很大,所以这一点很重要。接下来分析这两个电容 对振荡稳定性的影响。 因为 7404 的电压反馈是靠 C2 的,假设 C2 过大,反馈电压过低,这个也是不稳定,假设 C2 过小,反馈电压过高,储存能量过少,容易受外界干扰,也会辐射影响外界。C1 的作用 对C2 恰好相反。因为我们布板的时候,假设双面板,比较厚的,那么分布电容的影响不是 很大,假设在高密度多层板时,就需要考虑分布电容,尤其是 VCO 之类的振荡电路,更应 该考虑分布电容。

有些用于工控的项目,建议不要用晶体的方法振荡,二是直接接一个有源的晶振 很多时候大家会用到 32.768K 的时钟晶体来做时钟,而不是用单片机的晶体分频后来做时钟,这个原因很多人想不明白,其实这个跟晶体的稳定度有关,频率越高的晶体,Q 值一般难以做高,频率稳定度不高,32.768K的晶体稳定度等各方面都不错,形成了一个工业标准, 比较容易做高。

本文转载自嵌入式资讯精选公众号。

嵌入式

程序猿

微信号:InterruptISR

嵌入式程序猿致力于打造程序猿工程师交流分享的精品移动平台,欢迎各位猿友加入和分享。微信搜索嵌入式程序猿添加关注,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

0?wx_fmt=jpeg

### RTC时钟晶振32.768KHz与主时钟晶振的区别 #### 一、RTC时钟晶振32.768kHz) RTC电路中的晶振频率通常设定为32.768kHz,这一特定频率的选择主要是为了便于实现精确的时间计数功能。具体来说: - **易于分频至1Hz**:通过简单的二进制分频操作,可以将32.768kHz的信号逐步分频到1Hz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1]。这种设计简化了硬件逻辑复杂度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低功耗特性**:相比高频晶振,较低的工作频率意味着少的能量消耗。这对于依赖电池供电的手持设备或者嵌入式系统尤为重要,能够显著延长待机时间和使用寿命。 - **成本效益高**:由于其广泛应用以及成熟的技术支持,制造工艺已经非常完善,因此生产成本相对低廉[^2]。 #### 二、主时钟晶振(如25MHz) 对于微控制器而言,除了需要一个用于维持实时日历/闹钟等功能的基础时基外,还需要频率的主时钟来满足高性能运算需求。以下是关于主时钟的一些特点描述: - **提供高速处理能力**:像25MHz这样的较高频率为主处理器提供了足够的速度去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以及其他高强度工作负载。它允许CPU快速切换状态完成指令序列,并及时响应各种中断请求[^3]。 - **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不同的应用场合可能要求不同级别的性能表现;比如工业控制领域往往追求极致精度与时效性,则会倾向于采用高的主频设置。而消费类电子产品则会在效能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兼顾能耗考量。 #### 三、两者之间的差异对比总结表 | 特性 | RTC时钟晶振(32.768kHz) | 主时钟晶振 (例如25MHz) | |----------------|--------------------------------------------|---------------------------------------| | 频率范围 | 较低 | 显著高于前者 | | 功耗水平 | 极低 | 相对较高 | | 应用场景 | 实时时钟保持 | CPU运行及外围模块驱动 | | 成本因素 | 经济实惠 | 可能因材料和技术难度增加稍显昂贵 | 综上所述,虽然二者同属晶体震荡器范畴但在实际运用当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是专注于精准守时服务的小型化组件,另一个则是支撑整个电子装置高效运作的核心动力源泉之一。 ```python #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配置STM32上的两种时钟源 def configure_clocks(): rtc_source = 'LSE' # 使用外部32.768 kHz晶振作为RTC时钟源 main_system_clk = 'HSE' # 设置外部25 MHz晶振为主要系统时钟 if main_system_clk == 'HSE': enable_hse_oscillator() set_rtc_clock(rtc_source) configure_clocks()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