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60)
- 收藏
- 关注
原创 零欧姆电阻的作用、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详解
零欧姆电阻是硬件设计中的“隐形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灵活的电路连接与调试手段。使用时需综合评估电流、频率、热效应及可靠性需求,结合数据手册参数严谨设计。在高速、高精度或高可靠性场景中,应优先考虑专用元件(如保险丝、磁珠),但在通用电子设计中,零欧姆电阻凭借低成本和高灵活性,仍是不可替代的实用元件。
2025-04-02 22:19:23
852
原创 电阻(Resistor)详解
电阻是电子电路中用于限制电流、分压、调节信号电平、消耗功率的基础被动元件,其阻值(Resistance)单位为欧姆(Ω)。限流保护:防止元器件过电流损坏(如LED驱动电路)。分压调节:与电容/电感配合实现电压分配或滤波(如分压器、RC滤波器)。信号匹配:阻抗匹配以优化信号完整性(如射频电路)。能量消耗: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如电源中的假负载)。电阻作为电子系统的基石元件,其选型需综合考虑电路功能、环境条件、成本与可靠性。通用场景:优先选择金属膜电阻(精度与性价比平衡)。高功率需求。
2025-04-01 21:40:22
1026
原创 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详解
SerDes(串行器/解串器)是一种将并行数据转换为高速串行数据(发送端)以及将串行数据恢复为并行数据(接收端)的集成电路技术,用于解决高速数据传输中的时序、噪声和距离问题。减少引脚数量:通过串行化降低PCB布线复杂度。提升传输速率:支持GHz级信号传输(如PCIe 5.0的32 GT/s)。适应长距离传输:通过均衡技术补偿信号衰减(如光纤通信)。1. 典型接口类型接口标准应用场景信号速率物理介质PCIeCPU与外围设备互联差分铜缆/PCB走线USB 3.2/4高速外设连接。
2025-03-31 21:01:37
1128
原创 LPDDR(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详解
LPDDR(低功耗双倍数据率内存)是一种专为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及低功耗场景低功耗:支持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和多种低功耗状态(如Deep Sleep)。高带宽:LPDDR5X速率可达,单通道带宽达68 GB/s(64位总线)。紧凑封装:采用板载BGA封装(无需DIMM插槽),节省空间。多Bank架构:通过Bank Group设计提升并发访问效率。1. 物理接口与封装封装形式类型引脚数典型应用LPDDR4200+智能手机、平板电脑LPDDR5200+高端手机、AIoT设备LPDDR5X。
2025-03-30 20:19:20
876
原创 DDR(Double Data Rate)详解
DDR(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基于时钟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的高速内存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移动设备等领域。双倍数据率: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两次数据(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步设计:与系统时钟严格同步,降低时序偏差。高带宽:DDR5支持,单条内存带宽可达51.2 GB/s(64位总线)。低功耗:通过改进电压和预取技术降低能耗(如DDR4L的1.2V电压)。1. 物理接口与封装接口类型封装形式引脚数应用场景长条形插槽(台式机/服务器)288(DDR5)
2025-03-29 21:49:46
1073
原创 InfiniBand(无限带宽)详解
是一种高性能、低延迟的互连技术,专为数据中心、超级计算和存储网络设计,旨在替代传统以太网和光纤通道。超低延迟:端到端延迟可低至0.5微秒(RDMA支持)。高带宽:NDR(Next Data Rate)标准支持400 Gbps(单端口)传输速率。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DMA):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直接访问远程主机内存。可扩展性:支持数万个节点互联(基于交换机的Fat-Tree拓扑)。1. 物理接口类型接口类型传输介质速率(单端口)应用场景铜缆/光纤(多模/单模)
2025-03-28 23:17:41
1059
原创 Ethernet(以太网)详解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基于IEEE 802.3标准的局域网(LAN)技术,用于设备间通过有线或光纤介质进行数据通信。标准化:遵循IEEE 802.3系列协议,支持多种速率(10Mbps~400Gbps)。灵活性:支持双绞线(铜缆)、光纤、同轴电缆等多种传输介质。可扩展性:通过交换机实现大规模网络拓扑(星型、树型、环形等)。高可靠性:支持冲突检测(CSMA/CD)、错误校验(CRC)及冗余协议(如STP)。1. 物理接口类型接口类型传输介质典型速率应用场景RJ45(8P8C)
2025-03-27 22:15:44
1148
原创 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详解
MIPI(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是由MIPI联盟制定的低功耗、高带宽、模块化接口标准,专为移动设备设计,现已扩展至汽车、IoT、医疗等领域。低功耗:动态功耗管理(如ULPS超低功耗状态)。高带宽:MIPI C-PHY 2.0支持11.6 Gsps(符号率),等效带宽达34.8 Gbps(三线制)。抗干扰性:差分信号(D-PHY)或三线制(C-PHY)设计,适应复杂电磁环境。模块化架构:协议层与物理层分离,灵活适配不同应用场景(如摄像头、显示屏、传感器)。1. 物理接口分类接口类型协议层物理层信号定义。
2025-03-26 21:42:48
1317
原创 DisplayPort(DP)详解
是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制定的高性能数字音视频接口,专为高分辨率显示器和多屏应用设计。高带宽:DisplayPort 2.0支持77.37 Gbps(UHBR 13.5),可传输16K@60Hz或8K@120Hz(DSC压缩)。灵活扩展:支持多流传输(MST)、菊花链(Daisy Chain)及USB-C Alt Mode。开放标准:免版权费,广泛集成于PC、显卡及专业显示设备。1. 物理接口类型接口类型引脚数形态应用场景标准DisplayPort20针矩形接口(带锁扣设计)
2025-03-25 21:29:21
1226
原创 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详解
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是一种全数字化音视频传输标准,支持未压缩的高清视频、多声道音频及控制信号的同步传输。高带宽:HDMI 2.1支持48Gbps带宽,可传输8K@60Hz或4K@120Hz视频。多格式兼容:支持RGB、YCbCr 4:4:4/4:2:2/4:2:0色彩空间及HDR(HLG、Dolby Vision)。集成功能:支持CEC(设备联动控制)、ARC(音频回传通道)、eARC(增强音频回传)。1. 物理接口类型接口类型引脚数形态应用场景Type A(标准)19针矩形宽口。
2025-03-24 21:49:44
1278
原创 SAS(Serial Attached SCSI)详解
SAS(串行连接SCSI)是一种企业级高速串行接口标准,用于连接硬盘、固态硬盘(SSD)和磁带驱动器等存储设备。高性能:支持全双工通信,SAS-4速率达24Gbps(22.5Gbps编码后)。高可靠性:支持双端口(Dual-Port)冗余、错误恢复及长距离传输(≤10米)。兼容性:向下兼容SATA设备(通过SATA Tunneling Protocol,STP)。扩展性:通过SAS扩展器(Expander)支持多设备级联(最多16,384个设备)。1. 物理接口类型接口类型形态通道数应用场景。
2025-03-23 18:36:24
993
原创 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详解
NVMe(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是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高性能存储协议,专为固态硬盘(SSD)设计,旨在替代传统的AHCI协议(如SATA)。低延迟:命令队列深度提升至64K(AHCI仅32),减少I/O等待时间(典型延迟<100μs)。高吞吐量:支持PCIe 4.0 x4带宽(8GB/s),PCIe 5.0 x4可达16GB/s。多队列并行:支持多核CPU并行访问,优化多线程性能。扩展性:支持NVMe over Fabrics(NVMe-oF),实现远程存储访问。1. 接口类型接口形态。
2025-03-22 21:10:32
951
原创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详解
SATA(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是一种用于连接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光驱)的高速串行接口标准,取代了早期的PATA(并行ATA)。高速传输:支持最高的带宽。点对点连接:每个设备独立连接,避免总线争用。热插拔支持(需AHCI模式):允许在系统运行时插拔设备。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减少电磁干扰(EMI),提升信号完整性。1. 接口版本与性能SATA版本发布年份理论带宽实际最大速率关键改进SATA 1.02003年1.5Gbps150MB/s引入串行传输,替代PATASATA 2.0。
2025-03-21 22:23:18
1346
原创 Thunderbolt(雷电接口)详解
是由Intel和Apple联合开发的高速接口标准,结合PCIe和DisplayPort协议,支持数据传输、视频输出、电源供应及设备级联。超高带宽:Thunderbolt 4支持40Gbps全双工传输(双向各40Gbps)。多功能融合:单线缆可同时传输数据、视频及电力(最大100W供电)。低延迟:支持直接内存访问(DMA),适用于专业音视频处理。兼容性:向下兼容USB、DisplayPort及PCIe设备(需协议适配)。1. 物理接口类型Thunderbolt版本接口类型最大速率供电能力20Gbps。
2025-03-20 22:08:51
1557
原创 USB(Universal Serial Bus)详解
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标准化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设备间数据传输、电源供应及扩展功能(如音视频传输)。自1996年发布以来,USB已成为消费电子、工业设备及嵌入式系统的核心互联标准。即插即用(Plug-and-Play):自动识别设备并加载驱动。热插拔支持:无需重启系统即可连接或移除设备。多功能性:支持数据传输、充电、音视频传输(如USB-C Alt Mode)。可扩展性:通过集线器(Hub)扩展多设备连接。1. 物理接口类型与引脚定义接口类型形态引脚定义(典型)USB Type-A矩形扁平接口。
2025-03-19 21:10:08
1209
原创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详解
PCIe(外设组件互连高速总线)是一种高速串行点对点通信协议,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的高性能外设。它取代了传统的PCI、PCI-X和AGP总线,凭借其高带宽、低延迟和可扩展性,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互联标准。1. 核心特性点对点架构:每个设备独占通道,避免总线竞争,提升效率。高速传输PCIe版本单通道速率(单向)编码方式实际带宽(x16)PCIe 1.08b/10b8 GB/sPCIe 3.0128b/130b31.5 GB/sPCIe 4.0128b/130b63 GB/s。
2025-03-18 22:05:42
1140
原创 CML(Current Mode Logic)电平详解
CML(Current Mode Logic,电流模式逻辑)是一种基于电流驱动的高速差分信号标准,专为10Gbps以上超高速传输设计。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恒定的尾电流源切换电流路径,生成低摆幅差分信号,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高速SerDes(串行器/解串器)及射频系统。1. 电气特性供电电压:典型值(依工艺和速率优化)。电平范围差分摆幅:约400mV(峰峰值)(单端摆幅±200mV)。共模电压:VCC - 0.4V(如3.3V供电时,共模电压≈2.9V)。传输速率:支持(如400G以太网的PAM4调制)。
2025-03-17 23:37:58
1178
原创 LVPECL(Low Voltage Positive Emitter-Coupled Logic)电平详解
LVPECL(低电压正射极耦合逻辑)是PECL(正射极耦合逻辑)的低电压版本,专为现代低功耗、高集成度系统优化,采用3.3V或2.5V供电。其继承了PECL的高速性能,同时通过降低电压减少功耗,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时钟分配和高可靠性场景。1. 电气特性供电电压:3.3V(主流)、2.5V(部分器件)。电平范围差分摆幅:约600mV(峰峰值),单端摆幅±300mV。共模电压:VCC - 1.3V(如3.3V供电时,共模电压≈2.0V)。传输速率:支持(依器件型号)。2. 技术优势高速低功耗。
2025-03-16 18:50:24
1231
原创 PECL(Positive Emitter-Coupled Logic)电平详解
PECL(正射极耦合逻辑)是一种基于射极耦合逻辑(ECL)技术的高速差分信号标准,采用正电源供电(如5V或3.3V)。其核心特性包括高速传输、低噪声、强抗干扰能力,专为高频、高可靠性场景设计。1. 电气特性供电电压典型值:VCC = 5V、3.3V(部分器件支持更宽范围)。电平范围差分摆幅:约800mV(峰峰值),单端摆幅±400mV。共模电压:VCC - 1.3V(如5V供电时,共模电压≈3.7V)。传输速率:支持(依器件型号优化)。2. 技术优势高速性能。
2025-03-15 21:47:39
1131
原创 MIPI电平标准详解
是由MIPI联盟制定的移动设备接口标准,涵盖摄像头(CSI)、显示屏(DSI)、射频(RFFE)等多个领域。其电平标准专为低功耗、高带宽、抗干扰设计,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汽车电子及物联网等领域。物理层分类与电平特性物理层电平类型电压范围传输速率应用场景D-PHY差分信号(LVDS衍生)- HS模式:差分200mV(100Ω负载)摄像头(CSI-2)、显示屏(DSI)单端信号(LP模式)LP模式:0~1.2V(逻辑低) / 1.2~1.8V(高)10~100MbpsC-PHY。
2025-03-14 22:20:26
1342
原创 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电平详解
LVDS(低压差分信号)是一种低功耗、高速、抗干扰的差分信号传输技术,通过一对互补的电压信号(正负端差值)传递数据。电气特性电压摆幅:差分电压约350mV(典型值),单端电压摆幅±1.25V(共模电压约1.2V)。驱动电流:恒定3.5mA(通过100Ω终端电阻产生差分电压)。传输速率:支持(依具体标准优化)。技术优势抗共模噪声:差分信号抵消共模干扰,适合长距离和噪声环境。低功耗:静态电流极低,动态功耗随频率线性增长(比CMOS低50%以上)。高速能力:边沿速率快(<1ns),支持GHz级数据传输。
2025-03-13 21:39:46
1428
原创 LVCMOS(Low Voltage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电平详解
LVCMOS(低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CMOS技术的低电压版本,专为现代低功耗、高集成度芯片设计,支持等多种电压等级。其通过优化晶体管结构和供电电压,显著降低功耗并提升噪声容限,成为数字电路设计的核心电平标准。核心特性电平范围输入电平阈值VIH(输入高电平):≥0.7×VCC ≈2.31VVIL(输入低电平):≤0.3×VCC ≈0.99V输出电平阈值VOH(输出高电平):≥VCC -0.4V ≈2.9VVOL(输出低电平):≤0.4V技术优势超低静态功耗:纳安级漏电流,适合电池供电设备。
2025-03-12 22:25:07
1174
原创 LVTTL(Low Voltage 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电平详解
LVTTL(低压晶体管-晶体管逻辑)是传统TTL(5V)的低电压版本,工作电压通常为3.3V,旨在降低功耗并适配现代低电压集成电路,同时保持与TTL的逻辑兼容性。电平范围输入电平阈值(典型值):逻辑高电平(VIH):≥2.0V逻辑低电平(VIL):≤0.8V输出电平阈值(典型值):逻辑高电平(VOH):≥2.4V(驱动能力较弱时可能降至2.0V)逻辑低电平(VOL):≤0.4V技术优势低功耗:3.3V供电显著降低动态功耗(功耗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兼容性。
2025-03-11 23:03:19
1434
原创 CMOS电平标准详解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平标准是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数字逻辑电平规范,用于定义逻辑高电平(HIGH)和低电平(LOW)的电压范围。其核心特点是低功耗、高噪声容限和宽工作电压范围,已成为现代数字电路设计的通用标准。CMOS电平标准凭借低功耗、高集成度和电压灵活性,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的基石。其应用覆盖从纳米级处理器到工业控制设备的全场景,并与LVDS、POD等衍生标准共同推动着高速、低功耗技术的发展。
2025-03-10 20:44:42
858
原创 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详解
TTL作为数字电路技术的里程碑,在20世纪70~90年代主导了电子设计,其核心价值体现在高可靠性、强驱动能力和广泛兼容性。工业控制:需要驱动大电流负载(如继电器)。教学实验:直观展示晶体管逻辑门原理。老旧设备维护:兼容历史遗留系统。对于现代硬件工程师,理解TTL的原理与局限是优化混合信号系统设计的基础技能。
2025-03-09 20:10:22
1016
原创 FPGA 的 LBC 总线详解
使用 FPGA 厂商提供的 LBC 控制器 IP(如 Xilinx AXI Local Bus Bridge),实现标准总线(如 AXI)与 LBC 总线的协议转换。: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持处理器与外部存储器(如 Flash、SRAM)、外设控制器(如 GPIO、UART)的直接通信。,并结合具体场景选择外设与配置参数。在 FPGA 中实例化软核(如 Xilinx MicroBlaze)或硬核(如 NXP PowerPC),启用 LBC 总线接口。
2025-03-08 20:24:13
1289
原创 SDIO(Secure Digital Input Output)详解
SDIO通过复用SD卡接口实现了灵活的外设扩展,尽管在消费电子领域逐渐被USB替代,但其低功耗、标准化和热插拔特性仍在嵌入式、工业及医疗设备中占据一席之地。开发时需重点关注信号完整性和驱动兼容性,结合具体场景选择SPI或SD模式以平衡性能与成本。
2025-03-07 21:55:14
1610
原创 QSFP28(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28)详解
QSFP28作为100G网络的核心接口模块,凭借其高带宽、高密度和灵活的分线能力,成为数据中心、5G核心网和超算中心的基石技术。其持续演进(如PAM4、相干光)与新型封装(QSFP-DD)将推动网络向200G/400G迈进,而硅光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优化性能与能效,支撑AI、元宇宙等未来高带宽应用的爆发式需求。
2025-03-05 22:06:52
1099
原创 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详解
QSFP作为四通道高速网络接口的奠基者,通过高密度、多协议支持推动了40G网络的普及。其在数据中心、HPC和电信网络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QSFP+和QSFP28的演进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向更高速率(如400G/800G)和低功耗方向发展,QSFP系列将持续成为高速互联的核心解决方案。
2025-03-04 21:45:02
1408
原创 SFP28(25 Gigabit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详解
SFP28作为25G网络的核心接口模块,凭借其高带宽、低延迟和兼容性优势,已成为数据中心、5G前传和高性能计算的关键技术。其衍生类型(如PAM4、BiDi)和持续演进(50G/100G)将进一步推动高速网络向高密度、低功耗方向发展,满足未来AI、边缘计算等新兴应用的需求。
2025-03-03 22:23:02
1355
原创 SFP+(Enhance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详解
SFP+作为10G/25G网络的核心接口模块,凭借其高速率、低延迟和高密度特性,已成为数据中心、5G通信、企业核心网等场景的标配。其持续的技术演进(如SFP28、SFP-DD)将进一步推动高速网络向低成本、高能效方向发展。
2025-03-02 18:15:58
1173
原创 XAUI 详解
XAUI是10GbE时代的关键接口技术,通过高效的串行化设计和差分信号解决了高速互连的复杂性。尽管逐步被更高速度的标准取代,其设计理念(如SerDes、差分对优化)仍是高速硬件设计的基石。(10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的扩展版本,旨在解决XGMII接口引脚数量过多、传输距离短的问题。技术,将XGMII的74根并行信号线简化为4对差分线(每方向),显著减少硬件复杂度。和电缆连接(如SFP+),突破XGMII的短距离限制(通常<7cm)。
2025-02-28 22:09:10
828
原创 XGMII(10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详解
均传输数据,32位总线在156.25MHz下实现10Gbps速率(32位 × 2边沿 × 156.25MHz = 10Gbps)。XGMII将32位数据分为4个时钟域(Lane 0-3),每个域对应独立的控制信号(TXC[3:0]/RXC[3:0])。:通过32位数据总线实现10Gbps速率(156.25MHz时钟 × 32位 × 双沿采样)。在MAC和PHY芯片的电源引脚附近布置0.1μF(高频)和10μF(低频)电容,抑制电源噪声。:XGMII扩展支持25G/40G(如XGMII-Extended)。
2025-02-27 20:56:27
1486
原创 SGMII(Serial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详解
采用差分串行信号,将数据线从GMII的8位减少到1对(发送) + 1对(接收),显著节省PCB面积。在PHY芯片电源引脚附近布置0.1μF(高频)和10μF(低频)电容,滤除噪声。使用低抖动晶振(如±50ppm)提供125MHz参考时钟(若PHY需外部时钟)。:通过嵌入时钟与数据编码技术,支持1Gbps速率(信号速率1.25Gbps)。:SGMII扩展支持2.5G/5G/10G(如SGMII+、USGMII)。:适合背板或光模块应用,传输距离可达数米(铜缆)或千米(光纤)。
2025-02-26 19:30:49
1178
原创 RGMII(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详解
(精简版千兆介质无关接口)是一种用于千兆以太网(1Gbps)的高效接口标准,旨在减少传统GMII接口的引脚数量,同时保持相同的传输速率。均传输数据,4位总线在125MHz下实现1Gbps速率(4位×2边沿×125MHz = 1Gbps)。:通过双倍数据速率(DDR)技术,将数据总线从GMII的8位压缩至4位,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需确保数据与时钟的严格对齐,通常通过PHY内部的延迟电路(如DLL)或PCB布局补偿。:新型PHY芯片支持RGMII与SGMII切换(如1G/2.5G/5G自适应)。
2025-02-25 21:30:12
1456
原创 GMII(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详解
作为千兆以太网的核心接口,通过8位数据总线和125MHz时钟实现1Gbps高速传输,广泛应用于交换机、服务器和工业设备。其核心目标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同时保持与物理介质的无关性,允许灵活适配不同介质(如双绞线、光纤)。:8位,每个时钟周期传输1字节(125MHz × 8位 = 1Gbps)。(千兆介质无关接口)是用于千兆以太网(1Gbps)的标准化接口,连接。:125MHz,由MAC生成,用于同步发送数据(TXD[7:0])。:125MHz,由PHY生成,同步接收数据(RXD[7:0])。
2025-02-24 21:43:18
887
原创 RMII(Reduced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详解
(精简介质无关接口)是MII(介质无关接口)的简化版本,旨在减少硬件引脚数量并优化设计复杂度,同时支持10Mbps和100Mbps以太网通信。:新型PHY芯片支持RMII与RGMII切换(如10/100/1000Mbps自适应)。:2位,每个时钟周期传输2比特(100Mbps时,2位×50MHz=100Mbps)。: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工业以太网(如PROFINET RT)。:支持EEE(能效以太网),空闲时进入睡眠模式(功耗<10mW)。:固定50MHz,支持10Mbps和100Mbps速率。
2025-02-23 20:11:58
1075
原创 以太网MII(介质无关接口)详解
允许不同厂商的MAC控制器与PHY芯片互操作,同时支持多种物理介质(双绞线、光纤等)和传输速率(10M/100M/1G/10G等)。(Management Data Input/Output)总线配置PHY寄存器(如速率、双工模式)。用于微控制器(如STM32F407)连接PHY芯片(如DP83848),实现低成本以太网通信。:MAC将数据帧通过MII发送至PHY,由PHY转换为物理信号(如差分电压或光脉冲)。用于光模块(SFP+)与交换芯片(如Marvell 98DX3255)互联。
2025-02-22 18:23:55
105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