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AR系列解析:信息发送的过滤机制

264 篇文章

已下架不支持订阅

本文深入解析了AutoSAR中信息发送的过滤机制,包括基于端口和基于变量的过滤。通过示例代码阐述了如何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实现信息的筛选,以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AutoSAR系列解析:信息发送的过滤机制

AutoSAR是一种用于汽车电子系统开发的软件架构标准,它旨在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在AutoSAR标准中,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是一个核心的功能之一。本文将重点探讨AutoSAR中信息发送的过滤机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在AutoSAR中,信息发送的过滤机制主要通过使用Sender-Receiver接口来实现。Sender-Receiver接口定义了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一种通信机制。发送者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发送信息,接收者则根据特定的过滤条件接收感兴趣的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发送者(Sender)和一个接收者(Receiver)。发送者负责将信息发送到接收者,而接收者则负责从发送者那里接收并处理信息。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在AutoSAR中实现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 定义发送者 */
SWC1_Sender(void)
{
   
   
    /* 构造信息 */
    MsgType message<

已下架不支持订阅

<think>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关于AUTOSAR框架下解析CAN报文的问题。根据AUTOSAR的分层架构,原始CAN报文的解析通常发生在基础软件层(BSW)的通信服务部分,具体涉及PDU Router(PDUR)、COM模块和CAN接口(CanIf)等。解析过程包括从硬件接收原始数据帧,然后逐层解包,最终提取出应用层所需的信号值。 关键步骤:1.硬件接收:CAN控制器接收原始报文(包括ID、数据长度码DLC和数据域)。 2. CAN接口层(CanIf):接收来自CAN控制器的报文,进行初步处理(如过滤、校验),然后将其转换为PDU(协议数据单元)并传递给PDU Router。 3. PDU Router(PDUR):根据配置的路由表,将PDU分发到相应的上层模块(如COM模块)。4.COM模块:负责信号提取。它根据PDU中的信号布局(如起始位、长度、字节顺序等)从数据域中提取出信号值,并可能进行数据类型转换、缩放等处理。 5.应用层通过RTE(运行时环境)获取信号值。在AUTOSAR中,信号的定义和布局在通信矩阵(如DBC文件)中描述,并在配置时通过工具(如Vector DaVinci)生成相应的代码和配置。因此,解析过程依赖于预先配置好的通信描述(如DBC文件),这些描述定义了每个信号在CAN报文数据域中的位置、数据类型、缩放因子和偏移量等。具体实现步骤:1.配置阶段:使用配置工具导入DBC文件,生成配置代码(包括PDU和信号的定义)。 2.运行时:-CAN驱动接收原始报文,传递给CanIf。-CanIf根据配置过滤报文(如根据ID),将有效的PDU发送给PDUR。-PDUR根据配置将PDU路由到COM模块。-COM模块根据信号描述提取信号值(例如,使用位操作从数据字节中提取信号)。-COM模块还可以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如缩放、转换)。-应用层通过RTE接口访问这些信号。注意:在AUTOSAR中,原始报文的解析是自动的,只要配置正确,开发人员只需在应用层通过RTE提供的接口(如Rte_Read_XXX)读取信号值即可。示例代码(概念性):```c/*应用层代码 */void SomeFunction(void){/*通过RTE接口读取信号值*/uint16signal_value;Rte_Read_SignalName(&signal_value);/*使用signal_value */} ```对于逆向工程(没有DBC文件)的情况,则需要通过其他方法(如机器学习)来解析信号,但这不在AUTOSAR标准流程内。根据引用[1]提到的方法,我们可以考虑不通过报文语义解析(即不依赖DBC)而直接从比特流中提取特征,但AUTOSAR本身并不支持这种方式,它依赖于预先配置。 因此,在AUTOSAR框架中,解析原始CAN报文的关键在于正确配置通信矩阵(DBC文件),然后通过生成的代码自动完成解析。 相关问题: 1. AUTOSAR中如何配置CAN通信以支持信号提取? 2.在没有DBC文件的情况下,如何在AUTOSAR中实现CAN信号的解析? 3. AUTOSAR的COM模块如何处理信号的缩放和转换? 4.如何通过RTE在应用层访问解析后的信号值?</think>在AUTOSAR框架中解析原始CAN报文并提取信号及数值,需遵循其分层架构和通信机制。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 ### 一、AUTOSAR分层解析流程 1. **CAN驱动层(CAN Driver)** 接收物理层原始比特流,转换为**协议数据单元(PDU)**格式。处理CRC校验、位填充等底层协议[^1]。 2. **CAN接口层(CAN Interface)** ```c /* 伪代码:配置ID过滤规则 */ CanIf_FilterType filter = { .CanId = 0x18FF11EF, // 目标报文ID .CanIdMask = 0x1FFFFFFF, // ID掩码 .FilterType = CANIF_FILTER_MASK }; CanIf_SetFilter(controller, &filter); ``` 过滤特定ID报文(如引用[1]中的`0x18FF11EF`),并将有效PDU传递给上层[^2]。 3. **PDU路由器(PDU Router)** 根据通信矩阵路由PDU到对应模块(如COM模块或诊断模块)。 4. **COM模块(Communication)** 核心信号解析层,通过**信号提取引擎**实现: ```c /* 信号定义示例(AUTOSAR配置) */ ComSignal signal_speed = { .StartBit = 16, // 信号起始位 .Length = 12, // 信号长度(比特) .ByteOrder = BIG_ENDIAN, .Scale = 0.1, // 缩放因子 .Offset = 0, .DataType = UINT16 }; ``` ### 二、信号提取关键技术 1. **信号映射规则** 根据通信矩阵(如DBC文件)定义: - **起始位**:信号在数据域中的起始位置(bit) - **长度**:信号占用的比特数 - **字节序**:大端(Motorola)或小端(Intel) - **值转换**:$ \text{物理值} = \text{原始值} \times \text{scale} + \text{offset} $ 2. **数据域解析示例** 假设报文数据域:`0x3A 0x1F 0x84 0xB2` 提取`signal_speed`(起始位16,长度12): - 字节布局:`[Byte2][Byte3] = 0x84 0xB2` - 大端序提取:`0x84B & 0xFFF = 0x4B2`(取12位) - 物理值:$ 0x4B2 \times 0.1 = 120.2 \, \text{km/h} $ ### 三、安全机制(引用[3][4]) 1. **IDS监控器(IdsM)** 检测异常报文模式(如高频注入攻击)[^3]。 2. **信号认证** 在应用层实现信号真实性校验,防范重放/篡改攻击[^4]。 ### 四、配置工具链 1. 使用**Vector DaVinci**或**ETAS ISOLAR**: - 导入DBC通信矩阵 - 自动生成信号映射代码 - 配置RTE接口供应用层访问信号 > **关键点**:AUTOSAR要求**预先配置通信矩阵**。若需逆向工程(如引用[1]),需结合机器学习分析报文模式,但非标准流程[^1]。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编码实践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