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信号发生器的要求
要求实现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 选用通用运算放大器,运放的开环增益应在80dB以上。
- 正弦波:正常起振,频率1KHz-10KHZ可调,计算元件参数,误差控制在15%以内;正弦波幅度1-6.5 V可调;
- 方波:要求分别设计出频率可调(频率控制见正弦波要求),占空比可调电路(占空比调节范围自拟);
- 三角波:要求频率可调(频率控制见正弦波要求)
- Multisim等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或进行组装、调试,并测试其主要性能参数。
二、正弦波发生电路
- 电路选择:使用Wein桥(RC)振荡器电路,该电路利用运算放大器和RC网络实现正弦波振荡。
- 电路组成:运算放大器,选频网络以及同向比例运算电路,保证振荡稳定。
其中被黄色圈圈起来的部分是正弦发生器的选频网络,蓝色圈起来的部分是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1、产生信号的原理
- 选频网络
在通电瞬间电路中产生的信号幅值都不一样,必定存在一个频率的信号能够被选频网络给选中,因为选频网络能够通过让且只能让某一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所以当我们想调节正弦波的频率的时候,只需要调节选频网络。
频率调节的公式:
f 0 = 1 2 π R C f_0=\frac{1}{2\pi RC} f0=2πRC1
可见只需要调节电阻或者电容的大小就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上面的图中,在电阻那块加了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方便更改电阻。 - 同相比例运算器
A ˙ u = 1 + R 5 R 7 ≥ 3 \dot{A}_u=1+\frac{R_5}{R_7}\ge 3 A˙u=1+R7R5≥3
这一段是电路中的负反馈环节,图中的 R 5 R_5 R5和 R 7 R_7 R7对应图中的蓝色圈起来的两个电阻,根据电路起振的原理,负反馈的放大倍数要大于3,之所以要大于3是因为上面的选频网络的放大倍数只有 1 / 3 1/3 1/3,而且这个 1 / 3 1/3 1/3是定死的,懂?不会因为你的电阻和电容的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负反馈的放大倍数大于3时,即 R 5 R_5 R5和 R 7 R_7 R7的比值要大于2时信号才会起振。图中因为我加了二极管,考虑到二极管中的电阻,这时是 R 5 R_5 R5的阻值和二极管中的电阻之和是 R 7 R_7 R7的两倍就可以起振。
2、正弦波信号结果图
三、方波发生电路
- 电路选择:使用滞回比较器产生方波信号,当然也可以选择在正弦波后面接一个比较器。
- 电路组成:滞回比较器,稳压管。
一个简单的滞回比较器是这样的,电压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进去后,输出从正向端进行反馈,从而减小运放两端的电压从正变负或者从负变正,达到一个迟滞的作用,这里的迟滞是对电压的迟滞,具体可以翻翻模电书。
1、产生信号的原理
这个电路因为左边接的有电容,起到一个充电的作用,当电压输出时,有一部分进入到电容中被存起来,等到电压反向时,电容就开始放电…(具体的翻翻模电书吧)
但是上面那个电路并不满足我们实验的要求,因为占空比不可调,占空比就是方波在一个周期中高电平所占的比例,修改的电路如下:
通过调节
R
w
R_w
Rw的大小可以调节占空比,
R
w
R_w
Rw为50%时,占空比为1/2。
2、方波信号结果图
忘说了,调节图中
R
3
R_3
R3的电路就可以调节方波信号的频率。
三、三角波发生电路
- 电路选择:在方波信号发生器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积分器
- 电路组成,滞回比较器,积分器
1、产生信号的原理
积分器能够对方波信号积分,积分的结果即为三角波
积分器输出的电压公式如下:
V
o
u
t
=
−
1
R
C
∫
t
1
t
2
V
i
n
d
t
V_{out}=-\frac{1}{RC}\int_{t_1}^{t_2}{V_{in}}dt
Vout=−RC1∫t1t2Vindt
由于该信号来自于方波发生电路,所以该信号的频率可以有方波发生电路进行修改。
2、三角波信号结果图
切记!产生三角波时,方波回路的占空比要为1/2,不然会出现失真现象。
四、小结
以上电路图都较为简单,全来自于模电书,其中详细的原理我并没有讲,只是希望帮到有需要的同学,对详细原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翻模电书,上面讲的很详细。如文中有错,也欢迎大佬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