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在虚拟机上写代码的基础配置
图形界面编辑器:如Visual Studio Code,可通过Snap安装:`sudo snap install code --classic`。- 命令行编辑器:推荐使用Vim或Nano,通过`sudo apt install vim`或`sudo apt install nano`安装。启动调试器:`gdb hello`,通过`break`设置断点、`run`运行、`step`逐行执行。若需调试信息,添加`-g`参数:`gcc -g -o hello hello.c`。
2025-03-08 16:18:44
486
原创 modelsim使用:找不到LICENSE?
后来检查了一下,发现有可能是因为我下在了外接硬盘里,连的端口变了导致磁盘路径变了,但是添加的环境变量路径不变,程序就搜索不到LICENSE了。(3). 一般默认在C盘,但我没有把modelsim装在C,所以要先进入对应磁盘(输入对应磁盘号+冒号,如F:),再回车。我的modelsim之前破解过,一段时间没用,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打不开了,报找不到LICENSE的错。,回车运行,生成一份LICENSE.TXT,保存到win32/win64文件夹里。重新打开modelsim,如果还报一样的错,那就只能重新破解了。
2024-12-19 19:49:57
558
原创 蜂鸟E200设计:执行、EXU(一)
取指后需要译码,主要翻译如下信息:(1). 指令所需读取的操作数寄存器索引;(2). 指令写回的寄存器索引;(3). 指令的其他信息,如指令类型、操作信息等。经典五级流水线中,一般在译码时就使用译出的读操作数寄存器索引取出操作数,但并不是所有处理器都在译码阶段这样做。目前普遍在每个运算单元前配置乱序发射队列,待指令相关性解除后(从发射队列中发出时)读取通用寄存器,再开始计算。
2024-12-19 16:55:51
765
原创 蜂鸟E200设计:IFU、取指实现代码(三)
写在前面:本篇内容来自,并附加个人学习心得,纯用以个人学习笔记。强烈推荐想要系统学习RISC-V处理器的同学们去看一下这本书,深入浅出、干货满满。蜂鸟E200处理器核的取指子系统主要包括取指令单元(IFU)和ITCM。
2024-12-18 19:03:06
948
原创 蜂鸟E200设计:jal/jalr、跳转分支指令(二)
在取指环节,RISC-V架构的如下特点尤为重要:(1).规整的指令编码:指令集编码规整,有助于快速译码出指令类型及其操作数寄存器索引、立即数。(2).无分支延迟槽:分支预测算法精度较高,强大的分支预测电路代替了分支延迟槽。(3).静态分支预测准确率高:静态分支预测在本专栏上一篇文章《蜂鸟E200设计:取指、跳转/分支预测(一)》中有介绍,多认为向后跳转(PC值变小)为需要跳转。因此编译器代码应适当优化,使向后跳转的分支指令比向前跳转的分支指令有更大的跳转概率。(4).RAS判定依据明确。
2024-12-17 15:30:30
1205
原创 蜂鸟E200设计:取指、跳转/分支预测(一)
每条指令在存储器中所处地址称为指令PC。取指,即处理器核根据对应的指令PC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讲究“快”和“连续不断”。为实现这两个目标,常规RISC架构汇编指令流特点如下:(1).对于非分支跳转指令:指令PC逐条连续增加,使处理器按顺序从存储器中快速读取并执行指令。(2).对于分支跳转指令:如果分支条件成立,会使PC值跳转至不连续的另一个值处,处理器读取该处新的指令并执行。对于这类指令,要求能快速判断是否跳转。...在上述汇编代码中,最左侧一列为指令PC值,中间一列为指令编码,最右侧一列为汇编指令。
2024-12-16 21:15:06
932
原创 蜂鸟E200设计:流水线
流水线概念起源于工业制造领域。以汽车制造为例,装配一辆汽车有四个步骤: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在第一辆汽车完成前一项工序,进入后一项工序时,第二辆汽车进入前一项工序,以此类推。这种生产方式如流水一般不息不止,故名流水线。
2024-12-12 15:02:13
1092
原创 蜂鸟E200设计:概述、RTL、不定态传播
写在前面:本篇内容来自,并附加个人学习心得,纯用以个人学习笔记。强烈推荐想要系统学习RISC-V处理器的同学们去看一下这本书,深入浅出、干货满满。目标:借助蜂鸟E200开源项目(GitHub上搜索“e200_opensource”),完整设计一款CPU。本文为蜂鸟E200设计系列文章第一篇,其余文章见专栏。
2024-12-05 19:17:29
749
原创 RISC-V设计:RISC-V架构设计细节概览
这一章主要是与早期/当下主流RISC架构比较,指出RISC-V架构的部分不同之处,突出RISC-V在硬件设计与开销方面的优势。
2024-12-03 16:10:44
1775
原创 RISC-V设计:初步认识CPU与RISC-V
CPU,即中央处理器单元,常简称为“处理器”,最早诞生于1953年(IBM 701)。Core(处理器核)指处理器内部核心部分,CPU(处理器)指完整的SoC,后者包含Core、存储器、其他设备。RISC-V架构主要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相关研究人员于2010年发明。它的名字里,“V”表示这是伯克利设计的第五代ISA,同时有变化(Variation)与向量(Vectors)的意思。RISC-V基金会网站上可以免费下载RISC-V的架构文档、编译器等软件工具链。我目前还没有试过下载,先放个不用翻墙的网址。
2024-11-25 16:17:02
681
原创 PYTHON基础入门:列表(list)、元组(tuple)
PYTHON基础入门:数组、元组经验+1用索引(位置)访问list中的元素时,注意索引从 0 开始,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是len(list) - 1,超出范围时会报IndexError错误。例如要获取示例代码list
2024-10-30 19:17:56
320
原创 PYTHON基础入门:(四则运算)输入、输出、字符串转换
PYTHON基础入门:四则计算、输入输出、字符串转换更多PYTHON基础知识见专栏,经验+1
2024-10-24 12:48:34
648
2
原创 关于无偏估计和样本方差(除以n-1)
方差分为总体方差和样本方差,在实际应用时样本方差可以代替总体方差。而为了求总体方差,就得在样本方差原来的基础上考虑无偏估计:在多次重复下,它们的平均数接近所估计的参数真值。然后推导(具体看链接博文),就可以得出是除以n-1而非n的结论。概率数理中的方差指的是样本方差,运用到了无偏估计。讲白了无偏估计就是一个测试无穷多次的实验。
2023-03-21 10:42:50
296
1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