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口通信
通信的目的:将一个设备的数据传送到另一个设备,扩展硬件系统
通信协议:制定通信的规则,通信双方按照协议规则进行数据收发
STM32F103C8T6 USART资源: USART1、 USART2、 USART3
自带波特率发生器,最高达4.5Mbits/s
可配置数据位长度(8/9)、停止位长度(0.5/1/1.5/2 -->一般都是一个停止位)
可选校验位(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一般不用)
SART是STM32内部集成的硬件外设,可根据数据寄存器的一个字节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帧时序,从TX引脚发送出去,也可自动接收RX引脚的数据帧时序,拼接为一个字节数据,存放在数据寄存器里
支持同步模式(多一个输出时钟,之后变成同步通信--->一般不用)、硬件流控制(多一条硬件的线,如果接收方准备好接收则硬件线就置高电平,否则置低电平,这样就不会导致对方发送数据过快,没有处理的数据被覆盖-->一般不用硬件流方式)、DMA、智能卡、IrDA、LIN
二、接线规则
简单双向串口通信有两根通信线(发送端TX和接收端RX) ,TX与RX要交叉连接 ,当只需单向的数据传输时,可以只接一根通信线 当电平标准不一致时,需要加电平转换芯片。
三、串口参数、时序
波特率:串口通信的速率(例如:1Mbps,则1S传输1000位数据)
起始位:标志一个数据帧的开始,固定为低电平(空闲时是高电平)
数据位:数据帧的有效载荷,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低位先行
校验位:用于数据验证,根据数据位计算得来(例如:奇校验->包括校验位的9个数据中的1要为奇数(1110 1110 1),偶校验->包括校验位的9个数据位中的1要为偶数(1100 1100 0))
停止位:用于数据帧间隔,固定为高电平(0.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