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盘识别
虚拟机添加硬盘
[root@qq ~]# lsblk #列出当前系统识别的硬盘
[root@qq ~]# ls /dev/vd[a-d] #KVM
[root@qq ~]# ls /dev/sd[a-d] #vmware
[root@qq ~]# ls /dev/nvme0n[1-4] #vmware
一块硬盘存储数据思路:
硬盘识别-----》分区规划-----》格式化-----》挂载使用
[root@qq ~]# lsblk
二、分区规划
分区模式:MBR与GPT
分区模式:MBR
MBR(msdos)分区模式
–分区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占用所有剩余空间)、逻辑分区
–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可以没有,至多有一个
–1~4个主分区,或者 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n个逻辑分区)
–最大支持容量为 2.2TB 的磁盘
–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空间不能直接存储数据
–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的分区:主分区与逻辑分区
fdisk命令分区工具
[root@localhost ~]# lsblk #第二块盘名字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vdb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分区编号 回车---->第一个扇区 回车----->上个扇区 +2G
p 查看分区表
n 创建新的分区----->分区类型 回车----->分区编号 回车---->第一个扇区 回车----->上个扇区 +2G
w 保存并退出
[root@localhost ~]# lsblk
[root@localhost ~]# ls /dev/vdb[1-2]
三、格式化
格式化作用:赋予空间文件系统的过程
文件系统:空间存储数据的规则
Linux: ext4 xfs vfat swap
Windows: FAT NTFS
]# mkfs.(tab)(tab) #连续按两次tab键
]# mkfs.ext4 /dev/vdb1 #格式化文件系统ext4
]# mkfs.xfs /dev/vdb2 #格式化文件系统xfs
]# blkid /dev/vdb1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 blkid /dev/vdb2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 mkfs.xfs -f /dev/vdb2 #强制格式化文件系统xfs
四、挂载使用
[root@localhost ~]# mkdir /mypart1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vdb1 /mypart1
[root@localhost ~]# lsblk | grep mypart
[root@localhost ~]# mkdir /mypart2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vdb2 /mypart2
[root@localhost ~]# lsblk | grep mypart
#显示正在挂载的设备信息,使用情况的显示
[root@localhost ~]# df -h /mypart1 /mypart2
新硬盘分区步骤:
1.识别硬盘 lsblk
2.分区规划 MBR分区模式 fdisk lsblk
3.格式化 mkfs.ext4 mkfs.xfs blkid
4.挂载使用 mount lsblk df -h
五、开机自动挂载/etc/fstab
设备路径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参数 备份标记 检测顺序
/dev/nvme0n2p1 /mypart1 xfs defaults 0 0
检测/etc/fstab开机自动挂载配置文件,格式是否正确
检测/etc/fstab中,书写完成,但当前没有挂载的设备,进行挂载
[root@localhost ~]# df -h | grep mypart #有输出
[root@localhost ~]# blkid /dev/vdb1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root@localhost ~]# blkid /dev/vdb2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vmware虚拟机
/dev/sdb1 /mypart1 ext4 defaults 0 0
/dev/sdb2 /mypart2 xfs defaults 0 0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KVM虚拟机
/dev/vdb1 /mypart1 ext4 defaults 0 0
/dev/vdb2 /mypart2 xfs defaults 0 0
[root@localhost ~]# umount /mypart1 #卸载
[root@localhost ~]# umount /mypart2 #卸载
[root@localhost ~]# df -h | grep mypart #没有输出
[root@localhost ~]# mount -a
分区模式GPT
GPT,GUID Partition Table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
–突破固定大小64字节的分区表限制
–可支持4个以上的主分区,最大支持18EB容量
1 EB = 1024 PB = 1024 x 1024 TB
[root@qq ~]# fdisk /dev/vdd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g #指定分区模式GPT
已创建新的 GPT 磁盘标签(GUID: D2ED5724-979A-B34C-8E3C-65C90E65BD71)。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分区号 (1-128, 默认 1): 回车
第一个扇区 (2048-41943006, 默认 2048): 回车
上个扇区,+sectors 或 +size{K,M,G,T,P} (2048-41943006, 默认 41943006): +2G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分区号 (1-128, 默认 2): 回车
第一个扇区 : 回车
上个扇区: +2G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分区号 (1-128, 默认 3): 回车
第一个扇区 : 回车
上个扇区: 回车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w
[root@localhost ~]# lsblk
]# ls /dev/vdd1
]# mkfs.xfs /dev/vdd1
]# blkid /dev/vdd1
]# vim /etc/fstab
/dev/vdd1 /mnt/mygpt xfs defaults 0 0
]# mkdir /mnt/mygpt
]# mount -a
]# df -h /mnt/mygpt
总结:
- 识别硬盘 lsblk
- 分区规划 MBR分区模式 fdisk lsblk
- 格式化 mkfs.xfs mkfs.ext4 blkid
- 挂载使用 mount /etc/fstab mount -a d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