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即"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任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的硬盘中。
与传统存储服务器及网络存储服务器不同的是:
1.性质不同
磁盘阵列是一种方法,(存储服务器等)是物理设备,独立磁盘冗余(RAID)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
2.用途不同
存储服务器用于提供存储数据的服务。磁盘阵列技术用于高效数据存取速度、实现了对数据的冗余保护。
3.组成不同
磁盘阵列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多个硬盘减少了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存储服务器通常是独立的单元。有时会被设计成4U机架构式。或是也可以有两个箱子组成一个存储单元。
磁盘阵列将多个独立磁盘组合为逻辑单元,通过书记分布策略实现特定目标,达到提供速度、冗余(数据备份)、容量或三者结合。
西安彼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案:
两部基于XCZU47DR干扰机通过QSFP+接口与采集磁盘阵列主机相连,每个QSFP+内部由独立的四路万兆网构成。磁盘阵列主机通过千兆网与上位机相连。上位机软件通过千兆网下发配置指令以及控制指令。运行过程中及介绍后,上位机通过千兆网获取磁盘阵列的使用情况,并从下位机获取数据。
磁盘阵列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1)记录、存储、回读(放)的功能,通过千兆网回读至上位机并保存。
2)光纤通讯协议:start from scratch 和 Aurora高速协议。
3)通过QSFP+对外的高速接口,支持PDW数据和中评数据存储,按照协议进行区分并保存到不同的文件中。
4)通过外部控制软件的操控,能够将记录的数据文件通过QSFP+高速接口,发送到外部设备。
5)通过对外的千兆/万兆网口,使用FTP通信协议,完成对存储板卡内部数据的访问,实现对记录数据的下载、上传功能,包括数据的下载,上传,文件的删除,格式化、重命名等文件操作。
6)通过对外的千兆/万兆网口,使用FTP通信协议,完成对存储板卡内部数据的文件管理功能,包括文件的删除,格式化、重命名等文件操作;支持循环覆盖功能,记录文件支持保存大小设置并记录时进行自动分割。文件分割时,PDW和中频文件同时进行分割,并保证数据完整性。
7)文件管理支持按照时间进行文件检索,支持条件过滤并导出到外部存储设备中。
8)支持Linux和Windows两种操作系统,开发API接口定义或者工程源码,便于系统集成和二次开发。
9)能够通过千兆/万兆网口,完成自检控制及状态上报,包括当前设备状态,以及记录容量等信息,包括总容量、剩余容量等。
RAID也分为多种级别,可选配恰当的适用场景。磁盘阵列存储通过多盘协作,在速度、安全与容量间取得平衡,在数据冗余备份、提升读写速度和扩展容量等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