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立足大数据的本质特征,聚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从治理、技术和融合应用等方面全方位布局,系统部署了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打造繁荣有序产业生态、筑牢数据安全保障防线等主要任务,并提出6大行动,为“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近年来,在工信部指导下,江苏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划政策,在大数据发展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企业培育、载体建设、融合应用、生态打造等方向持续发力,大数据产业快速起步、稳步壮大。截至“十三五”末,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1300亿元。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16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下成立大数据发展办公室,形成27个省级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全省大数据发展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出台了《江苏省强化大数据引领推动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江苏省工业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依据工信部《“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并印发了《江苏省“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基础设施支撑有力。光网城市全面建成,4G网络和窄带物联网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5G基站13.1万座,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44万架,建成标识解析二级节点44个,解析量超450亿。
创新能级持续提升。培育52家云计算、大数据方向软件企业技术中心,56家江苏省“数动未来”融合创新中心,组织实施了30项大数据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举办了两届江苏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推动部门和企业开放数据样本,发动社会力量开发数据分析模型,推动数据应用创新。
产业集聚成效显著。培育10家省级大数据产业园、6家江苏省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7家江苏省大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试验区,构建形成大数据产业10园13区综合发展体系,2家被认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
融合应用不断深化。遴选省级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216个,4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优秀案例),大数据应用已渗透到工业、政务、金融、交通、卫健、文旅等近20个领域,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大数据产业链。
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