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基本配置

目录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步骤1:创建拓扑

步骤2:为PC配置IPv6地址、前缀长度和IPv6网关

步骤3:启动设备

步骤4:配置路由器端口IP地址

步骤5:通信测试

步骤6: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步骤7:验证测试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

1.IP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IPv4协议存在局限性,IPv6协议得到广泛应用。

2.RIPng主要用于在IPv6网络中提供路由功能。RIPng是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协议,是对原来的IPv4网络中RIPv2协议的扩展。

3.向IPv6过渡有两种策略:使用双协议栈和使用隧道技术。

实验步骤

步骤1:创建拓扑

① 启动eNSP,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拓扑”图标 。

② 向空白工作区中添加2台AR2220路由器和2台PC。

③ 按指定端口将路由器和PC互连。

④ 为路由器和PC命名。

步骤2:为PC配置IPv6地址、前缀长度和IPv6网关

① 分别双击各个PC,在各自弹出的配置窗口中选中“基础配置”标签,为其配置IPv6地址、前缀长度和IPv6网关。

② 配置完毕,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图标 ,保存拓扑到指定目录,将文件命名

为lab-4.6.1-IPv6.topo。

步骤3:启动设备

单击工具栏中的“开启设备”图标 ,启动全部设备。

步骤4:配置路由器端口IP地址

① 配置路由器RTA。

双击工作区中路由器RTA的图标,打开路由器配置窗口。

② 配置路由器RTB。

双击工作区中路由器RTB的图标,打开路由器配置窗口。

步骤5:通信测试

在PC-10-1命令窗口中测试是否能与RTA和PC-20-1通信:

PC-10-1能与RTA通信,不能与PC-20-1通信。

在PC-20-1命令窗口中测试是否能与RTB和PC-10-1通信:

PC-20-1能与RTB通信,不能与PC-10-1通信。

在RTA配置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测试是否能与RTB通信:

RTA能与RTB通信。

步骤6: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① 在路由器RTA上配置静态路由。

双击工作区中路由器RTA的图标,打开路由器配置窗口。

② 在路由器RTB上配置默认路由双击工作区中路由器RTB的图标,打开路由器配置窗口。

步骤7:验证测试

① 开启路由器RTA端口GE 0/0/0的数据抓包。

② 在PC-10-1命令窗口中测试是否能与PC-20-1通信:

③ 在PC-20-1命令窗口中测试是否能与PC-10-1通信: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PC-10-1和PC-20-1最后能够实现正常通信。本实验采用手工配置IPv6地址方式配置IP地址,通过在路由器RTA上配置静态路由和在路由器RTB上配置默认路由,最终实现了不同IPv6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