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文章目录
5G标准学习笔记 - 刘孬孬
大家好,我是刘孬孬,之后会不定期发一下关于5G标准学习知识笔记,还希望大家一键三连呀!~
一、无线空口协议栈架构
5GNR的无线空口协议栈分为:3层2面的整体架构。3层也被大家称为L1层、L2层、L3层,分别对应的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而两个面则是指的是用户面和数据面。
图1
二、三层
对于物理层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就是本科研究生学习的整套通信系统的架构了,后面如果有时间再详细学习,其实孬孬现在的研究方向也是偏向物理层的,嘻嘻~。
对于数据链路层,在这里又重新将其分为了四个子层:分别是MAC层(媒体介入控制层),RLC层(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服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DAP只有在用户面才有,控制面只有前三子层)。在 数据链路层中,SDAP层只位于用户平面,负责完成从QoS流到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的映射;其他数据链路层的3个子层同时位于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在控制平面负责无线承载信令的传输、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在用户平面负责用户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加密。
对于网络层包括两个子层:RRC层(无线资源控制层)和NAS层(非接入层)主要负责完成接入网和终端之间交互的所有信令处理。
L1:
L1层软件支持在物理介质上传输bit数据流所要求的所有功能,是上层协议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
L1软件结合上层软件执行小区选择、帧同步、发送功率、接收功率、跳频等低层功能。
L2:
层二通过识别vlan和MAC地址来转发;数据链路层包含了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层以及与业务相关的分组 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广播组播控制(BMC)协议。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映射
L3:
层三网络层主要是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属于控制平面。
三、两面
两面包括用户面和控制面
对于两面在层的组成图一中可以发现只有SDAP这一点不同,SDAP只存在于用户面中。
控制面主要负责连接建立、移动性和安全性。
用户面主要负责的是对用户传输数据的处理。
总结来说:无线接口协议分成三层两面,用户面负责用户传输数据处理,控制面负责连接建立,移动性和安全性等控制管理。网络层中的RRC负责RAN和UE间的信令的处理。
四、RAN和L的关系
想必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很经常听到L1L2L3层之外,RAN123这种也是很经常遇到,所以孬孬就把RAN123也进行学习了一下
RAN WG1 (RAN1) Layer 1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 :对于RAN1,就是指的是G NR中物理层(L1)的标准化。
RAN WG2 (RAN2) Layer 2 (MAC, RLC) and layer 3 specification :对于RAN2,可能涉及包含了L2+L3的内容协议设置,即包含了MAC层,RLC层,PDCP层,(SDAP层)和RRC层协议设计,包含了传输、控制信令、移动性管理、连接管理等。
RAN WG3 (RAN3) Overall UTRAN architecture.:对于RAN3,主要负责5G NG-RAN的整体架构设计,包括基站(gNB)之间的接口(如Xn)、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如NG接口)、以及网络切片、CU/DU分离等。
RAN WG4 (RAN4) Radio performance and protocol aspects :对于RAN4,RAN4主要负责5G NR的无线性能要求、射频(RF)规范、以及协议相关的性能测试,包括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干扰管理、以及频谱效率。
RAN WG5 (RAN5) Mobile terminal conformance testing :对于RAN5,RAN5负责用户设备(UE)的符合性测试,验证UE是否满足3GPP定义的L1/L2/L3协议和性能要求。
图2
五、参考文章
https://blog.youkuaiyun.com/juxie1984/article/details/7488893
https://www.cnblogs.com/pass-ion/p/16490718.html
https://blog.youkuaiyun.com/weixin_43727672/article/details/107638477
总结
主要是对概念的大致总结,后续会继续介绍5G标准协议具体内容,请大家持续关注孬孬频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