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80)
- 收藏
- 关注
原创 用户越“愚笨”,产品越硬核
有一段时间没更新了,今年从常规的企业出来后,应该是很不一样的一年,会经历很多,而对于我自己来说,想更多地聊一聊真实的感受,认知也好,体验也罢,当不再给自己设限后,任何一件小事、一个岗位可能都会给我完全不一样的体会。也想劝自己用更真实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重新再做一遍业务。换做以前,我可能会不太理解为什么微信还在做这样微不足道的优化,但微信毫无疑问是比我更关心那些深受内存困扰的长辈,也许我的外婆还是不会用这样的功能,还是会每次见到我都让我帮她清理内存,但微信起码一直记着有这样一群“弱势”用户。
2025-03-12 08:30:00
215
原创 产品人成长路径指南
24年马上就要过去,感知着时间的逝去,总是忍不住回首望向来时的路,心生感慨,即怅然所失又欣然自得,但无论如何我们总归是在成长和经历,而对于自我的总结一直都是一种认知自我的过程,我们可以无作为,但不能忘自己。好的产品和差的产品之间的差距,就在这里,我见过好多自称是产品的外包工作者,一上来就夸夸其谈展示自身对于业务和产品的理解,现在对于这种人,我往往没有一点交流的兴趣。产品人的自信,一直以来都是对于业务的理解和掌控,我们可以是内向,不善言辞的性格,但这不是我们工作上没做好的借口。去不断推翻重塑而不是固守己见;
2024-12-27 08:30:00
322
原创 用户真的不懂自己想要什么
就像小米汽车的防晒特点,多少人在被晒得心烦意燥的时候,他们只会埋怨一句今天的太阳为什么这么大,很多人是不会觉得防晒好像也是可以做到的,而真的当大多数人体验到防晒功能的时候,大家都会感叹小米汽车不错。这两天看了篇Nike刚下岗的ceo Donahoe在任五年的复盘,大致意思是指在提高直营占比等目标下,通过千人的技术团队,在做了各种数据分析后,得出经典款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结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同质化可能是一个因素,但更多的,作为普通电商购物者的我来说,我的需求比较容易满足。
2024-12-18 08:30:00
138
原创 “说”和“做”,职场人的不同能量属性形态
小团队的沟通以及业务带给我的感受都比以前正常上班来的更加真实,所有的沟通一定是要一针见血的,一切都要更直击业务本身,无论此前你为此经历过多少思考,只要给别人带来困惑,就一定会有批判。这种感受带给人的冲击感是更强的,不行就是不行,非常明白直接。但我其实很想对这些同学说,真实的场景远远不是你所想的那样,永远不要怀疑自己,今天把你放到你领导的位置,你同样也可以做的很好。而在做事的状态下,冲劲和抗压能力会更重要,琐事和关键业务会消耗巨大的心力,但凡是有一点畏难情绪,你负责的工作大概率完成度不高,也没有亮眼之处。
2024-11-22 08:30:00
201
原创 向左,向右,都是人生
其实回顾自己的人生,这么多年来,犹豫不决的时刻真的很多,但回头望去,无论是哪一次,即使让现在的我回去再做一次选择,我还是会那样做。我感觉这种现象和职场工作的我们类似,当大家都在说现在多么多么难,好像大家就都在求稳,不敢做新的尝试了。真的要顺从感受,对于不爱社交的人,强迫自己社交是锻炼不了社交能力的,你就不适合社交,当你有一天真正不排斥社交这件事时,才是你锻炼社交的时候。相比较于从前,现在的工作氛围更卷了,做的事情也更杂了,他们公司离职的这些人有的出去单干了,有的重新去读书了,也有一些回老家看别的机会了。
2024-10-18 08:30:00
253
原创 用户为什么就是不理解你做的产品?
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基本是因为业务同学本身并不具备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在对业务了解不够深入的时候,会非常容易陷入这种“用简单手段解决困难问题的陷阱”,这一点我觉得大多数产品人都要时刻审视自己。所以,会发现,尽管优化了好几版样式和引导,功能的使用率还是上不来,用户对于产品的理解还是和我们设计的不一样。如何让用户自己用的爽,也让用户尽可能按照业务设计的路径使用,以及如何让商业规模最大化,是最核心底层的问题,如果企图用简单的样式优化策略去应对,只会做多错多。“一个页面/流程中,用户常用的功能只有20%”
2024-08-21 08:30:00
33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