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的分离和分层简述(linux驱动开发篇)

Linux系统采用驱动的分隔与分层策略,以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管理效率。驱动的分隔将设备文件与驱动文件分开,通过设备树获取设备信息进行初始化,实现驱动与设备的解耦。而驱动的分层类似于网络的OSI模型,让不同层处理不同内容,简化驱动编写,例如输入设备驱动只需关注上报输入事件,而事件处理交给上层。这种模型极大降低了驱动开发的复杂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背景

Linux系统要考虑到驱动的可重用性,因此提出了驱动的分离与分层这样的软件思路

对于 Linux 这样一个成熟、庞大、复杂的操作系统,代码的重用性非常重要,否则的话就会在 Linux 内核中存在大量无意义的重复代码。尤其是驱动程序,因为驱动程序占用了 Linux内核代码量的大头,如果不对驱动程序加以管理,任由重复的代码肆意增加,那么用不了多久Linux内核的文件数量就庞大到无法接受的地步。

2.简述

2.1 驱动的分隔与分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上面的这种框架,会看出设备端的驱动被编写好几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上面的这种框架大大简化驱动文件。

分隔后的驱动框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上面的框架就是驱动的分隔,可以看到驱动文件和设备文件隔开(一般驱动文件和设备文件都有各自的厂家编好了)我们只需要提供设备信息来初始化设备(从设备驱动中剥离开来,从设备树中获取设备信息)
  • 设备只负责设备,驱动只负责驱动,只要想办法让二者匹配即可
  • 上面的叫做Linux中的“总线、驱动和设备模型”(驱动分离)。(总线就是充当月老的角色)

Linux中的“总线、驱动和设备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分层

  • 可以类比网络的OSI模型,目的就是在不同层处理不同的内容。
  • example:
    我们在编写输入设备驱动的时候只需要处理好输入事件的上报即可,至于如何处理这些上报的输入事件那是上层去考虑的,我们不要管。
  • 借助分层模型可以极大的简化我们的驱动编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栋哥爱做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