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基本原理
1.1 IP的定义
当前唯一 的网络层协议标准,定义数据网络层的封装方式、编址方法
1.2 IP头部封装格式
IP的头部20~60字节,其中前20字节含有version(4/6)、IHL(头部长度)、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Total Length(总长)、
identification(标识符)、Flags(标志0/1)、Fragment Offset(分片位移):处理分片
Time to Live(生命周期)、Protocol(标识上层协议)、Header Checksum (头部校验序列)
Source Address(源地址)、Destination Addrss(目的地址)。还有option、Padding
实验:
1.3 MTU
1)最大传输单元
2)接口收发数据支持的单个包的最大长度
3)以太网接口默认MTU1500Byte
4) PPPoE默认MTU1492Byte
1.4 IP地址
1.4.1 定义
网络层地址
1.4.2 格式
32位长度,十进制
由网络位和主机位组成
网络位长度和数字完全一致的地址
1.4.3 分类
A类:1.X.X.X-126.X.X.X 前8位为网络位,后24位为主机位
B类:128.X.X.X-191.X.X.X 前16位为网络位,后16位为主机位
C类:192.X.X.X-223.X.X.X 前24位为网络位,后8位为主机位
D类:224.X.X.X-239.X.X.X 组播地址,不可用于配置为地址
E类:240.X.X.X-255.X.X.X 科研使用,不对外公开
1.4.4 特殊地址
127.X.X.X 本地回环地址,用于标识本机
主机位全为0的地址:网络地址,用来标识某个网段
主机位全为1的地址:本网段广播地址
255.255.255.255 全网广播地址
0.0.0.0 任意IP地址
私有地址范围:
A类:10.X.X.X
B类:172.16.X.X-172.31.X.X
C类:192.168.X.X
运营商专用私有地址:100.64.X.X-100.128.X.X
1.5 ARP协议
定义
地址解析协议,把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工作原理
A主机以广播形式发送ARP查询请求,询问B主机的IP对应的MAC地址
B主机以单播形式回复A主机本机的MAC地址
A主机把B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写入ARP缓存表
清空ARP缓存:arp -d
1.6 ICMP协议
ping:测试网络连通性
Tracert:路由跟踪
H3C的设备开启路由跟踪功能需要的前置命令
ip ttl-expires enable
ip unreachables enable
1.7 网关
IP数据转发原理
如果目的IP和本机IP属于同一网段,会直接查询目的IP的Mac地址,并进行封装
如果目的IP和本机IP不属于同一网段,会查询网关IP地址的Mac地址,并进行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