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yISAM与InnoDB 的区别
1.1 InnoDB 引擎:具备外键支持功能的事务存储引擎
优点:
- MySQL从3.23.34a开始就包含InnoDB存储引擎。 大于等于5.5之后,默认采用InnoDB引擎 。
- InnoDB是MySQL的 默认事务型引擎 ,它被设计用来处理大量的短期(short-lived)事务。可以确保事务的完整提交(Commit)和回滚(Rollback)。
- 除了增加和查询外,还需要更新、删除操作,那么,应优先选择InnoDB存储引擎。
- 除非有非常特别的原因需要使用其他的存储引擎,否则应该优先考虑InnoDB引擎。
应用场景:
- InnoDB是 为处理巨大数据量的最大性能设计 。
对比MyISAM的缺点:
- 对比MyISAM的存储引擎, InnoDB写的处理效率差一些 ,并且会占用更多的磁盘空间以保存数据和索引。
- MyISAM只缓存索引,不缓存真实数据;InnoDB不仅缓存索引还要缓存真实数据, 对内存要求较高 ,而且内存大小对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1.2 MyISAM 引擎:主要的非事务处理存储引擎
优点:
- 5.5之前默认的存储引擎
- 优势是访问的 速度快 ,对事务完整性没有要求或者以SELECT、INSERT为主的应用针对数据统计有额外的常数存储。故而 count(*) 的查询效率很高数据文件结构
缺点:
- MyISAM提供了大量的特性,包括全文索引、压缩、空间函数(GIS)等,但MyISAM 不支持事务、行级锁、外键 ,有一个毫无疑问的缺陷就是 崩溃后无法安全恢复 。
应用场景:
- 只读应用或者以读为主的业务
1.3 区别
对比项 | InnoDB | MyISAM |
外键 | 支持 | 不支持 |
事务 | 支持 | 不支持 |
行表锁 | 行锁,操作时只锁某一行,不对其它行有影响,适合高并发的操作 | 表锁,即使操作一条记录也会锁住整个表,不适合高并发的操作 |
缓存 | 不仅缓存索引还要缓存真实数据,对内存要求较高,而且内存大小对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 只缓存索引,不缓存真实数据 |
索引 | 聚集索引,使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数据文件是和(主键)索引绑在一起的,不支持全文索引 | 非聚集索引,也是使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索引和数据文件是分离的,索引保存的是数据文件的指针。主键索引和辅助索引是独立的。支持全文索引 |
表主键 | 如果没有设定主键或者非空唯一索引,就会自动生成一个 6 字节的主键(用户不可见),数据是主索引的一部分,附加索引保存的是主索引的值。 | 允许没有任何索引和主键的表存在,索引都是保存行的地址。 |
可移植性、备份及恢复 | 免费的方案可以是拷贝数据文件、备份binlog,或者用 mysqldump,在数据量达到几十 G 的时候就相对痛苦了 | 数据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所以在跨平台的数据转移中会很方便。在备份和恢复时可单独针对某个表进行操作。 |
1.4 如何选择:
1. 是否要支持事务,如果要请选择innodb,如果不需要可以考虑MyISAM;
2. 如果表中绝大多数都只是读查询,可以考虑MyISAM,如果既有读也有写,请使用InnoDB。
3. 系统奔溃后,MyISAM恢复起来更困难,能否接受;
4. MySQL5.5版本开始Innodb已经成为Mysql的默认引擎(之前是MyISAM),说明其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不知道用什么,那就用InnoDB,至少不会差。
1.5 InnoDB为什么推荐使用自增ID作为主键?
答:自增ID可以保证每次插入时B+索引是从右边扩展的,可以避免B+树频繁合并和分裂(对比使用UUID)。如果使用字符串主键和随机主键,会使得数据随机插入,效率比较差。
1.6 innodb引擎的4大特性
插入缓冲(insert buffer)
二次写(double write)
自适应哈希索引(ahi)
预读(read a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