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简介
LVS——负载均衡集群,通过LVS可以实现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器集群。
LVS优势
- 高并发连接:可抗高并发,承担的压力大。
- 稳定性好:工作在网络层,稳定性强,对内存和cpu消耗小。
- 成本低:负载均衡器很昂贵,但是LVS只需要免费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即可。
- 配置简单
- 应用范围广:工作在四层,所以支持多种应用,http,数据库等。
LVS 不足
- 工作在四层,不支持7层修改。
- 机制庞大,不使用于小型环境。
专业术语
VS:Virtual Server #虚拟服务
Director, Balancer #负载均衡器、分发器
RS:Real Server #后端请求处理服务器
CIP: Client IP #用户端IP
VIP:Director Virtual IP #负载均衡器虚拟IP
DIP:Director IP #负载均衡器IP
RIP:Real Server IP #后端请求处理服务器IP
工作模式
- 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将客户端发来的报文头部的VIP换成后端真实server的RIP,发送给响应的RS处理,RS处理完发给DB,DB再将头部RIP换成自己的VIP,响应给客户。
- 优点:只有DB需要一个有效的ip即可。
- 缺点:DB的压力太大,容易成为瓶颈。 - DR:直接陆游模式
DB和后端RS使用同一ip对外,但是只有DB对客户端的请求进行响应,DB将接受到的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改为后端RS的mac地址,RS处理完后,由于与DB是同一IP,所以也拥有客户端ip,所以直接将数据包返回给客户端。
- 优点:相比于TUN,不需要由隧道结构,只需要一台路由器将回包发给客户端。 - TUN:隧道模式
DB将受到的数据包直接重新封装,目的ip改为RIV,源改为DIP,RS处理完后直接将数据包解封装返回给客户端。(RS必须支持iptunnel协议)
- 优点:DB只需要分发数据,减小了DB的工作量,DB不再是瓶颈。
- 缺点:DB和RS都需要有有效的公网ip。 - full nat:双向转换模式:
通过请求报文的源地址为DIP,目标为RIP来实现转发:对于响应报文而言,修改源地址为VIP,目标地址为CIP来实现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