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这周学习时间比较多,所以学习了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每学习完一小节都认真地做好课后练习,巩固记忆,以下是做的笔记。
第五章学习笔记
1.一个等号是陈述,car = ‘audi’解读为“将变量car的值设置为’audi’”。两个等号是发问,对于"car == ‘bmw’,可解读为“变量car的值是‘bmw’吗?
2.使用and 和 or可以检查多个条件;
3.要判断特定的值是否已包含在列表中,可使用关键字in;
4.确定特定的值未包含在列表中可使用关键字not in;
5.python并不要求if-elif结构后面必须要有else代码块,else是一条包罗万象的语句,只要不满足任何if 或elif 中的条件测试,其中的代码就会执行;
6.if-elif-else结构功能强大,但是仅适用于只有一个条件满足的情况,遇到通过了的测试后,python就跳过余下的测试。
遇到的问题
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像前面提到过的变量名打错啦,for循环后面没有加上冒号啦等问题。下面的问题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在这里记个笔记:
题目是这样子的:
第一次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了列表:
第二次我想换一种方法做,我就用了前几章学过的range()和list函数,就改动了第一句,后来运行报错,之后就修改,最后运行成功了(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改),改动后的代码如下:
就只是加上了str(),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加上。。。。
第六章学习笔记
1.字典是动态的结构,可随时在其中添加键值对,要添加键值对,可依次指定字典名,用方括号括起的键和相关联的值。如:alien_0[‘x_position’] = 0;
2.可依次指定字典名,用方括号括起的键以及与该键相关联的新值;
3.可使用del语句将相应的键值对彻底删除,使用del语句时,必须指定字典名和要删除的键;
4.方法items()返回一个键值对列表;
5.在不需要使用字典中的值时,方法keys()可提取字典中的所有键;
6.遍历字典时,会默认遍历所有的键,故:
for name in favorite_languages.keys(): 与
for name in favorite_languages: 的输出相同;
7.方法keys()并非只能用于遍历,实际上,它返回一个列表,其中包含字典中的所有键;
8.函数sorted()可按顺序遍历字典中的所有键;
9.方法values返回一个值列表,而不包含任何键,这种方法只提取字典中的所有值,而没有考虑是否重复,为剔除重复项,可使用集合(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