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enzhang.ztcztc.com/Detail.aspx?id=3598E058-147F-09E7-C9CD-C6C1701FF2CA
随着2017年9月21日中国首个「诉讼融资」法律公益项目的成立,「诉讼融资」这个产业正式在中国火热起来。这是一个集“法律+科技+金融”于一身的产业,它作为分担诉讼风险的一种创新方法,成为金融行业进军法律行业的一种新契机。不论是对金融行业,还是法律行业来说,这都是里程碑的一刻。
那么什么是「诉讼融资」呢?「诉讼融资」是一种把律师参与的诉讼业务与金融经济学家的融资业务结合在一起的新兴模式。一般发生在诉讼中,当诉讼一方当事人因为暂时不能完全支付或者无法支付诉讼所需的有关律师费、公证费、鉴定费等费用时,由第三方公司先行垫付,待案件胜诉后,第三方公司再收回其所垫付的款项,并获取一定比例的收益。
简单来讲,就是先把钱投资给原告,在从原告胜诉的收益中赚取投资利益。不得不说,这种方法打破了身份、财富等先天因素,让没钱打官司的人群也得到机会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改变了“我爸是李刚”的僵局。
这么好的「诉讼融资」将会是中国的新趋势吗?待小编先从英美这两个「诉讼融资」产业比较成熟的国家说起,对比分析一下它们所具备的条件,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中国吗?如果适用,「诉讼融资」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的新趋势。
一、美国
美国的「诉讼融资」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刚出现的时候还被多处法院废除,因为他们认为「诉讼融资」起不到逾期的效果。后来,一家名叫Gerchen Keller资本的工资,向一家名叫AkinMears的德克萨斯州原告代理律所投资了9300万美元,他们正在代理一起大约由15000人因某医疗产品缺陷造成人身损害而提起的诉讼。「诉讼融资」行业开始展现它在经济领域的力量。
二、英国
英国「诉讼融资」产业的兴起,是为了缓解诉讼程序过长带来的费用高昂和巨大法律援助负担等问题。后来因为市场的连锁反应,英国政府开始参与,为「诉讼融资」的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另外,英国「诉讼融资」涉及的案件更加广泛,包括个人伤害案和婚姻案件等。
综上所述,英美两国「诉讼融资」的兴起主要有两个背景原因:一是避免原告因诉讼成本高而放弃诉讼或仓促和解的不利后果;二是转移败诉风险,有效使风险分散。但从这两点来看,「诉讼融资」还是比较适合中国的现有国情和原告心态的。只是,有人会担心,「诉讼融资」可能构成高利贷,因为都属于第三方借钱机构。
完全可以放心,「诉讼融资」机构与高利贷存在显著区别,「诉讼融资」中原告向投资者支付回报则以案件取得有利结果为条件,如果败诉,投资者是分文不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