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人们应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图形和图像信息,这是最早的图像处理;20世纪60年代,人们应用计算机改善图像的质量,这时形成了数字图像处理这门学科。本章主要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内容,包括什么是数字图像基础、图像的表示方法、图像的数据结构以及计算机中图像文件格式。
一 数字图像处理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一种将图像信号数字化后利用计算进行处理的技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各领域之中。
图像的概念
图像就是将三维世界中的事物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变为一张图片的形式。图像中包含了它所表达的事物的大部分信息,据有关资料表示,人类所获得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眼睛,也就是从图像中获得的。
数字图像的分类
数字图像在计算机中表示方法不同,分为二进制图像,索引图像,灰度图像,RGB图像和多帧图像;
数字图像的产生
数字图像的产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像数码照相机这样的设备直接拍摄得到数字图像,还有一种是通过图像采集卡、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将模拟图像转变为数字图像。
1.1.4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内容
1) 图像运算与变换
2) 图像增强
3) 图像复原
4).图像的锐化处理及边缘检测
5) 图像分割
6) 图像编码压缩
图像的表示方法
图像的表示方法是对图像处理算法描述和利用计算机处理图像的基础。一个二维图像,在计算机中通常为一个二维数组f (x, y),或者是一个M×N的二维矩阵(其中,M为图像的行数,N为图像的列数)
1 二进制图像
二进制图像也称为二值图像,通常用一个二维数组来描述,1位表示一个像素,组成图像的像素值非0即1,没有中间值,通常0表示黑色,1表示白色。二进制图像一般用来描述文字或者图形,其优点是占用空间少方便处理,缺点是只能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