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放弃MySQL?最终选择了MongoDB

本文探讨了作者在项目中放弃MySQL而选择MongoDB的原因。文章比较了关系型数据库MySQL与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的特性,包括它们的优点和缺点。MongoDB的非结构化存储、高性能和易于扩展性是其被选中的关键因素,特别适合处理集合类型数据和大规模数据存储。此外,文章还提到了MongoDB在日志系统、地理位置存储、高可用环境和文件存储需求等方面的适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有个项目的功能模块,为了处理方便,需要操作集合类型的数据以及其他原因。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放弃使用MySQL,而选择MongoDB。

两个数据库,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MySQL为关系型数据库,而MongoDB为非关系型数据库。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DB2、SQL Server、Postgre SQL等,非关系型数据库有MongoDB、Redis、Memcached、HBse等等。

1、关系型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可以理解为依赖一个模型来创建的数据库,比如我们使用的MySQL中的表是由横列和纵列组成的一个二维表格。关系型数据库可以通过关系模型使多个表的数据关联起来,比如我们平时说的 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由于是建立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可以通过SQL语句很方便的在多个表之间做复杂的查询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相对安全,因为直接存储在硬盘中所以突然的宕机、停电等意外不会导致数据丢失。MySQL的存储方式是由自身的引擎决定的,常用的引擎有Innodb和MyISAM。他们主要的区别就是MyISAM 不支持事务,强调的是性能,执行速度比Innodb要快,Innodb提供支持事务等高级数据库功能。

非关系型数据库即我们常说的NoSQL数据库,部署起来都比较简单,没有关系型数据库那么复杂。Mongo的存储方式为虚拟内存+持久化存储,Mongo将数据写入内存中,再由虚拟内存管理器将其持久化到硬盘中,因此写操作会比关系型数据库快很多。NOSQL的存储格式是key-value形式,可以像关系型数据库那样存储基础数据类型的数据,也可以存储集合、对象等等。NoSQL虽然性能比较高,但是并不支持事物,也不能进行联表查询,一般用于较大规模数据的存储。

2、他们的优点、缺点有哪些

关系型数据库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拥有非常成熟的体系。所占份额也在逐渐增加。而且支持事物的操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可以通过SQL语句完成复杂的操作。但是使用过程中当数据量到达一定程度时,关系型数据库的效率会有明显的下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