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day07-线性代数的本质07~08

本文深入探讨了线性代数中点积的几何意义及其与对偶性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解释了如何利用点积进行向量的投影运算。此外,还介绍了叉积的概念及其几何解释。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07、点积与对偶性

以下内容可能与原视频不一致,都是记录我自己的理解,原视频地址 线性代数的本质
点积,定义:内积空间
几何意义: V ⃗ ⋅ W ⃗ \vec V·\vec W V W ,是 W ⃗ \vec W W V ⃗ \vec V V 上的投影长度乘以 V ⃗ \vec V V 的长度,这样,有3种情况, W ⃗ \vec W W 的投影方向与 V ⃗ \vec V V 相同、相反、垂直,对应点积+、-和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其中一个向量例 V ⃗ \vec V V ,看作是一种变成一维的变换( i ˉ \bar i iˉ j ˉ \bar j jˉ都被压缩到一条直线)后的基向量,则点积是此时 W ⃗ \vec W W 变换后的

长度,即坐标和:

首先简单一点,假定两个值 V ⃗ = [ 1 − 2 ] \vec V=\left[ \begin{matrix}1 \\-2\end{matrix} \right] V =[12] W ⃗ = [ 4 3 ] \vec W=\left[ \begin{matrix}4 \\3\end{matrix} \right] W =[43] x x x轴不动, y y y轴倒向 x x x轴, V ⃗ \vec V V 是基向量,那么变换矩阵是 [ 1 − 2 0 0 ] \left[ \begin{matrix}1 &-2\\0&0\end{matrix} \right] [1020]

W ⃗ \vec W W 变换后的向量为 [ 1 − 2 0 0 ] \left[ \begin{matrix}1 &-2\\0&0\end{matrix} \right] [1020] [ 4 3 ] \left[ \begin{matrix}4 \\3\end{matrix} \right] [43],由此可见矩阵乘法与点积的关系互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难一点, x x x轴和 y y y轴都向着 V ⃗ \vec V V 投影,那么此时变换矩阵是多少呢?也即 i ˉ \bar i iˉ j ˉ \bar j jˉ的数值是多少?

原视频使用对偶性求得。简单假设 V ⃗ \vec V V 为变化后的基向量 u ˉ \bar u uˉ j ˉ \bar j jˉ u ˉ \bar u uˉ投影等于, u ˉ \bar u uˉ j ˉ \bar j jˉ u ˉ \bar u uˉ= [ u x u y ] \left[ \begin{matrix}u_x\\u_y\end{matrix} \right] [uxuy]如下图:

那么转换之后, [ x y ] \left[ \begin{matrix}x \\y\end{matrix} \right] [xy]的长度就是 u x x + u y y u_xx+u_yy uxx+uyy。那么 V ⃗ \vec V V = a u ˉ a \bar u auˉ,也只是加了常数而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不用对偶性,也可以证明:

如果 u ˉ \bar u uˉ是转换后的唯一基向量,因为长度为1,那么肯定是 [ c o s θ s i n θ ] \left[ \begin{matrix}cos \theta \\sin \theta\end{matrix} \right] [cosθsinθ]对应的角度是 θ \theta θ,那么 W ⃗ \vec W W 的对应的坐标 w x , w y w_x,w_y wx,wy u ˉ \bar u uˉ的投影分别

w x c o s θ , w y s i n θ w_xcos \theta,w_ysin\theta wxcosθ,wysinθ。用三角形知识可以证明 W ⃗ \vec W W u ˉ \bar u uˉ的投影是 w x c o s θ + w y s i n θ w_xcos \theta+w_ysin\theta wxcosθ+wysinθ,假设 V ⃗ \vec V V 的长度是 a a a

V ⃗ \vec V V · W ⃗ \vec W W 的长度= a ( w x c o s θ + w y s i n θ ) a(w_xcos \theta+w_ysin\theta) a(wxcosθ+wysinθ)。转回来,因为 u ˉ \bar u uˉ V ⃗ = [ a c o s θ a s i n θ ] \vec V=\left[ \begin{matrix}acos \theta \\asin \theta\end{matrix} \right] V =[acosθasinθ],那么点积

V ⃗ \vec V V · W ⃗ \vec W W = [ a c o s θ a s i n θ ] \left[ \begin{matrix}acos \theta \\asin \theta\end{matrix} \right] [acosθasinθ] [ w x w y ] \left[ \begin{matrix}w_x \\w_y\end{matrix} \right] [wxwy]= a w x c o s θ + a w y s i n θ aw_xcos \theta+aw_ysin\theta awxcosθ+awysinθ ,看到没,皆大欢喜。附上渣渣手绘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8第一部分、叉积的标准介绍

叉积,产生一个新向量,长度等于两个向量的行列式,方向复合右手法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8第二部分、以线性变换的眼光看叉积

叉积的计算,在两个向量前加入一个基向量组,然后计算行列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性质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求证思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过程并不是推理,而是检验,假设存在向量 P ⃗ \vec P P 使基向量组转换成叉积的向量,那么下图的等式就证明叉积的几何意义?
主要证明的是 P ⃗ \vec P P 与由 W ⃗ \vec W W V ⃗ \vec V V 组成的平面垂直,也就是右手法则,这样才能组成行列式的体积!
这个对偶性,没啥好理解的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