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电路
电路组成:
电源(能量or信号)、负载(能量or信号)、处理信号或能量的电路、开关和导线。
电路分类:
按照负载:阻性电路(全为电阻)、动态电路(包括电容,动态电路又可分为暂态分析(电路变化中)和稳态分析(稳定状态))。
按照电源:直流源DC、交流源AC(交流源又可分为正弦交流和周期交流)。
理想电路元件由实际经过抽象得到的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电源。
线性与非线性电路:
激励与相应:电压为激励,电流为响应,U=RI,线性元件的激励与响应之间构成了线性关系。
一个电路中所有负载均为线性元件,则该电路为线性电路。若存在任何非线性元件则电路为非线性电路。
平面与非平面电路:
所有元件可以被画在一个平面上且没有交叠,即为平面电路。
第3讲 支路变量
电流: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正电荷单位时间内移动的多少。分为交流电流i(t)与直流电流I. 单位A Ampere
电压: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移动所做的功,即单位正电荷所吸收的能量。单位V Volt
电位:从某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参考点电位为0,任何电路只能有一个参考点。符号U
电压是针对两个点之间的概念,电位则是单个点相对参考点的电压。
两点之间的电压(电压降)=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电位降)。
参考点不同,电位也不同,但电压始终不变。
电动势:非电场力移动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一般在电源中出现。非电场力在电源中将正电荷从B移至A, 使得正电荷具有更多的能量,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eba电位升 = Uab 电压降
约定:用大写表示常量,小写表示变量
第4讲 参考方向
电流参考方向:电流方向可能是未知或变化的,引入参考方向。
若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计算结果一定为正值,否则为负。用箭头或者下标表示电流方向。
电压参考方向:假设元件两边的电位高低。表示方法:沿箭头方向电压降;+ - ,认为 + 端的点位高;Uab表示a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