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见的大神都来AI ProCon 2019了,优惠票限时抢购开启!

640?wx_fmt=jpeg


如今 AI 的发展真实地面临着诸多瓶颈、尽管很多智能助手已经可以执行很多任务,但距离真正的人机自然交互还需要很长时间;强人工智能也迟迟未出现,不知何时才能出现;现有的 AI 只能做好一件事,Alpha Go 只会下棋,并不擅长垃圾分类。再如基础理论研究缺失,深度学习的黑箱属性无解,把一切托付于未知并不可靠;对伦理问题的不重视将会引发重大灾难。此外,数据、泛化、能耗、语义鸿沟等问题,也都是 AI 发展道路上绕不过去的瓶颈。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学术界和产业界又提出了哪些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来解决目前人工智能前进的障碍?2019 年 AI 开发者大会,专为探讨这些谜题而生。

 

2019 AI 开发者大会(AI ProCon 2019)是由中国 IT 社区 优快云 主办的 AI 技术与产业年度盛会。2019年 9 月 6-7 日,大会将有近百位中美顶尖 AI 专家、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千余名 AI 开发者齐聚北京,进行技术解读和产业论证。9 大 AI 技术专题,紧跟技术潮流


想听落地的技术?想了解前沿研究?想为自己的下一步找到方向?2019 AI 开发者大会(AI ProCon2019)将为大家一网打尽。大会除 Keynote 外,还专设 9 大 AI 技术专题: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推荐系统、5G 驱动 AIoT、AI 开源、AI+小程序、AI+DevOps

       640?wx_fmt=png        

60 余位 AI 技术专家“只谈技术,拒绝空谈


本次大会,我们已经邀请到:



  • 蒋涛:优快云创始人&董事长、极客帮创始合伙人

  • 贾扬清: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

 

机器学习技术


  • 袁进辉:北京一流科技公司创始人&CEO(专题出品人)

  • 杨非:好未来 AI Lab 算法科学家

  • 卢一峰:Google Brain 资深工程师,主导研发了 Google 第一款 AutoML 产品Cloud AutoML Vision

  • 唐博:滴滴出行资深软件工程师,负责机器学习平台调度系统

  • 陈伟:搜狗 AI 交互技术中心高级总监,语音交互技术负责人

 

计算机视觉技术


  • 王华彦:快手硅谷实验室负责人(专题出品人)

  • 杨睿刚:百度研究院三维视觉首席科学家,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

  • 王乃岩:图森未来合伙人&首席科学家

  • 石建萍:商汤科技研究总监

  • 张祥雨:旷视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基础模型组负责人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 张俊林:新浪微博机器学习团队 AI Lab 负责人(专题出品人)

  • 初敏思必驰副总裁、北京研发院院长

  • 周力:微软小冰全球首席架构师及研发总监

  • 崔一鸣:科大讯飞 AI 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 邵浩:上海瓦歌智能有限公司总经理,狗尾草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知识图谱技术


  • 袁晶:华为云语音语义域负责人、首席科学家(专题出品人)

  • 王昊奋:乐言科技 CTO

  • 张伟:阿里巴巴业务平台商品知识图谱负责人

  • 肖仰华: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知识工场实验室负责人

  • 张富峥:美团点评 NLP 中心,知识图谱算法负责人

 

推荐系统技术


  • 朱小强:阿里资深算法专家,现任阿里妈妈深度学习算法平台负责人、兼任定向广告&信息流广告排序技术团队负责人(专题出品人)

  • 殷大伟:京东集团高级总监,负责管理推荐工程团队

  • 唐睿明: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推荐与搜索项目组资深研究员

 

5G 驱动 AIoT 技术


  • 韦青: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专题出品人)

  • 孙松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教研中心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ACM会员

  • 梁家恩:云知声董事长、CTO

  • 王强:华为 IoT 服务产品部总经理

  • 肖江:金山云 AIoT 事业部高级研发总监

 

AI开源


  • 林伟:阿里巴巴资深算法专家,阿里妈妈搜索广告排序和机制算法负责人

  • 马超:亚马逊 AWS AI 应用科学家

  • 何亮亮:小米深度学习框架负责人

 

AI+DevOps


  • 黄哲铿:中通商业 CTO,前 1 药网技术 VP、海尔农业电商 CTO、1 号店技术总监,畅销书《技术管理之巅》作者,“技术领导力社区”发起人(专题出品人)

  • 腾圣波: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

  • 蒋凡:饿了么高级科学家

 

AI+小程序


  • 俞玶:Google Brain 工程师,TensorFlow.js 项目负责人,曾担任 Google Attribution 平台技术负责人

  • 陈胤立:小米快应用技术总监

 

更多重磅嘉宾正在确认中……

 

(最终出席嘉宾以会议现场为主)

     640?wx_fmt=jpeg       

AI Top 30+正式启动


另外,2019 年的 AI 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再度升级,优快云 AI 科技大本营将评选出 Top 30+ 优秀案例,评选标准也将从解决方案、客户服务、公司背景三大方向出发,以是否有技术突破或应用创新,是否能够代表所在行业或领域的应用需求和特点为主要评选标准,每一方向有更细致的评选维度。我们希望评选出未来影响人类发展的变革性AI产品/解决方案,同时有理由相信,挖掘出的那些优秀案例还会给不同 AI 行业领域带来启迪,进而推动整个 AI 行业的发展进程。

 

评选流程:

 

  • 案例收集:7 月 20 日-8 月 31 日

  • 专家评选,获奖结果公布:9 月 1 日-9 月 3 日

  • 颁布奖项:9 月 6 日


获奖权益

 

1、50+ 以上媒体平台的联合宣传,各行业上榜的最佳应用案例和最具成长潜力 AI 创业公司还可能获得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的专访报道,在极大提升企业技术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有助于企业从 优快云 社区吸纳优秀的技术人才;

 

2、选出 30+ 最佳应用案例纳入由 优快云 发布的《2019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路线图》,以及由 优快云 颁发的“2019 中国人工智能最佳应用案例奖”

 

3、参与 2019 最佳 AI 应用案例 TOP 30 和 2019 最具成长潜力 AI 创业公司 Top30 的企业将优先邀请 AI科技大本营线公开课的讲座或在线下技术沙龙上做分享。

 

目前,AI Top 30+ 项目已正式启动,欢迎申请参加。

 

活动简介:

https://bss.youkuaiyun.com/m/topic/ai_procon/top30


申请参加:

http://csdnprogrammer.mikecrm.com/JC06AnW

 

2019 年 9.6~9.7(周五~周六),AI开发者大会(AI ProCon 2019)在北京再次扬帆起航!我们不空谈口号,只谈技术,诚挚邀请 AI 业内人士一起共铸人工智能新篇章!

 

特别提醒!优惠票 2050 元限时抢购中,扫描下方二维码,即享折扣。

       640?wx_fmt=jpeg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与跟踪误差关系的显式不等式。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和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和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