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4j2——学习拓展

本文探讨了log4j2.X版本低于2.14.1的安全问题,聚焦于JNDI注入导致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文章详细解释了JNDI接口的功能、使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LDAP实现服务提供。后续部分将涉及漏洞的具体复现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影响版本

log4j2.X < 2.14.1

2、漏洞原理

log4j2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主要是存在JNDI注入漏洞

1)JNDI

(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Java命名和目录接口

  • 1、JNDI是java平台的一个标准扩展,提供一组接口、类和关于命名空间的概念;
  • 2、JNDI是provider-base的技术,暴露了一个API和一个服务供应接口(SPI);
  • 3、任何基于名字的技术都能通过JNDI而提供服务,只要JNDI支持这项技术;
  • 4、JNDI目前所支持的技术:LDAPCOS名字服务、RMI、NDS、Windows注册表
  • 5、很多J2EE技术、包括EJB都依靠JNDI来组织和定位实体

2)LDAP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 1、LDAP可以理解是一个简单存储数据的数据库
  • 2、LDAP是树状结构存储数据,查询效率更高;
  • 3、LDAP有客户端、服务端。sever端(存放资源)client(查询操作)

3、漏洞复现

(没写完   慢慢更新)

<think>嗯,用户这次询问的是在Matlab中检索平面上两条线段之间的所有线段的方法。这似乎是一个计算几何问题,用户可能在处理图像分析、路径规划或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工作。参考之前的讨论历史,用户引用了很多图像处理、三角化和分割的内容[^1][^2][^4],这说明用户的背景可能偏向计算机视觉方向。但这次的问题更底层一些,是关于线段集合的空间查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拆解几个关键技术点:空间索引构建、线段关系判断和区域约束查询。用户明确要求"两条线段之间",这意味着需要定义"之间"的空间范围。考虑到专业应用场景,应该提供矢量投影和空间树状结构两种方案。注意到用户上次关注的是无重叠图片拼接[^1],这次转向线段检索,说明ta的研究可能在深入空间关系分析领域。因此回复里特意加入了视觉化的演示建议(图例中黄色区域),这能帮助用户快速验证算法效果。比较麻烦的是"线段集合"这个表述——用户可能指离散线段数据集,也可能指连续直线段。我选择按前者处理,因为后者在几何上更复杂且少见。另外,matlab缺少现成的空间索引工具,所以需要额外实现交叉判断函数(isCrossingLine函数的设计就源于此)。突然想到用户没有明确线段集合的规模。小型数据集用循环+边界框检测就够了(如方案一的直接实现),但大型数据应该用R-tree加速。所以在解决方案里做了分情况说明,用户可以根据数据量级选择。最后那个多边形筛选技巧可能最实用——把两条线段延伸为凸区域,用inpolygon判断内外。这个解法在已知线段端点坐标时特别高效,适合matlab的矩阵运算优势。考虑到用户有图像拼接经验[^1],应该能理解这种坐标变换思路。</think> 在MATLAB中检索位于两条给定线段之间的线段集合,需要结合计算几何和空间查询技术。以下是两种系统化的实现方法: --- ### **方法一:空间筛选 + 边界框交叉检测** #### 步骤拆解: 1. **数据结构准备** - 线段集合存储为$N \times 4$矩阵`segments`,每行表示线段端点坐标:$[x1, y1, x2, y2]$ - 目标线段定义为`L1`、`L2`(同格式) 2. **构建空间索引(加速查询)** ```matlab % 提取所有线段的最小包围盒 bboxes = [min(segments(:,[1,3]), [], 2), min(segments(:,[2,4]), [], 2), ... max(segments(:,[1,3]), [], 2), max(segments(:,[2,4]), [], 2)]; ``` 3. **定义目标区域约束** - 延长`L1`、`L2`为凸多边形区域(下图黄色区域): ```matlab poly_x = [L1(1), L1(3), L2(3), L2(1)]; % 多边形顶点x坐标 poly_y = [L1(2), L1(4), L2(4), L2(2)]; % 多边形顶点y坐标 ``` 4. **双重过滤筛选** ```matlab between_segments = []; for i = 1:size(segments,1) % 包围盒快速粗筛 if bboxOverlapRatio(bboxes(i,:), [min(poly_x), min(poly_y), max(poly_x), max(poly_y)]) > 0 % 精确判断线段是否在多边形区域内 mid_point = mean(reshape(segments(i,:),2,2)); if inpolygon(mid_point(1), mid_point(2), poly_x, poly_y) between_segments = [between_segments; segments(i,:)]; end end end ``` --- ### **方法二:向量投影法(数学原理驱动)** #### 核心算法: 1. **坐标系统一化** - 将线段端点转换到以`L1`为基准的局部坐标系(减少旋转影响): ```matlab vec_ref = L1(3:4) - L1(1:2); % L1方向向量 rot_mat = [vec_ref/norm(vec_ref); [-vec_ref(2), vec_ref(1)]/norm(vec_ref)]; % 旋转矩阵 ``` 2. **投影值计算** - 对线段端点投影到`L1`方向: ```matlab proj_pts = segments * rot_mat'; % 旋转所有点 proj_min = min(proj_pts(:,1), [], 2); % 线段最小投影值 proj_max = max(proj_pts(:,1), [], 2); % 线段最大投影值 ``` 3. **重叠区间判断** - 筛选投影区间在`L2`范围内的线段: ```matlab L2_range = sort(proj_pts(ismember(segments, L2, 'rows'), 1)); valid_idx = find((proj_min >= L2_range(1)) & (proj_max <= L2_range(2))); between_segments = segments(valid_idx, :); ``` --- ### **可视化验证(关键步骤)** ```matlab figure; hold on; % 绘制原始线段集合 for i = 1:size(segments,1) plot(segments(i,[1,3]), segments(i,[2,4]), 'b'); end % 高亮目标区域边界 plot([L1(1), L1(3)], [L1(2), L1(4)], 'r', 'LineWidth', 2); plot([L2(1), L2(3)], [L2(2), L2(4)], 'g', 'LineWidth', 2); % 标记筛选结果 for j = 1:size(between_segments,1) plot(between_segments(j,[1,3]), between_segments(j,[2,4]), 'm', 'LineWidth', 3); end title('线段筛选结果:品红线为位于红绿线间的线段'); ``` *图例说明:红色/绿色=给定边界线,蓝色=原始线段集,品红色=筛选结果* --- ### **技术拓展:高级场景优化** 1. **大尺寸数据集** - 用`KDTreeSearcher`构建空间索引: ```matlab tree = KDTreeSearcher(mean(reshape(segments, [], 2), 2)); ``` - 半径搜索替代全局遍历(效率提升$O(n \rightarrow \log n)$) 2. **非平行线段区域** - 采用多边形剪切算法(如`polybool`)精确生成目标区域 3. **实时交互需求** - 结合`imfreehand`工具手动划定范围: ```matlab h = imfreehand; region_mask = createMask(h);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