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tinex的图像去雾处理

本文介绍了基于Retinex理论的图像去雾处理方法,包括Retinex理论的简单介绍、算法的处理步骤以及主流的Retinex算法分类。通过MATLAB实现的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Retinex理论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去除光照不均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前言

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图像去雾算法,先后看了好几篇相关的论文和期刊,最开始接触的算法是最简单的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然后是同态滤波处理彩色图像,到现在的Retinex的的的和暗通道先验,每接触一个算法,我都会写出相对应的代码来验证,经过实验我发现目前暗通道处理效果稍微好一点,Retinex的处理效果也不错,同态滤波次之。

2,基于的Retinex理论简单介绍

 

视网膜皮层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作出的一系列贡献,其基本思想是人感知到某点的颜色和亮度并不仅仅取决于该点进入人眼的绝对光线,还和其周围的颜色和亮度有关.Retinex这个词是由视网膜(视网膜)和大脑皮层(皮层)两个词组合构成的。之所以设计这个词,是为了表明不清楚视觉系统的特性究竟取决于此两个生理结构中的哪一个,抑或是与两者都有关系。

视网膜皮层模型是建立在以下的基础之上的:

一,真实世界是无颜色的,我们所感知的颜色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见到的水是无色的,但是水膜 - 肥皂膜却是显现五彩缤纷,那是薄膜表面光干涉的结果;

二,每一颜色区域由给定波长的红,绿,蓝三原色构成的;

三,3原色决定了每个单位区域的颜色。

Retinex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对长波(红),中波(绿)和短波(蓝)光线的反射能力决定的,而不是由反射光强度的绝对值决定的;物体的色彩不受光照非均性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Retinex理论是以色感一致性(颜色恒常性)为基础的。如下图所示,观察者所看到的物体的图像小号是由物体表面对入射光大号反射得到的,反射率 - [R由物体本身决定,不受入射光大号变化。

评论 2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