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ine Learning学习笔记(九)蚁群算法

本文对蚁群算法进行归纳总结。该算法模拟蚂蚁觅食行为,用蚂蚁路径表示可行解,群体路径构成解空间,通过正反馈逼近最优解。其特点包括正反馈机制、个体间间接通讯、分布式计算和启发式概率搜索。最后介绍了用MATLAB实现该算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ACA)

对蚁群算法做归纳总结。

蚁群算法概述

蚁群算法模拟蚂蚁的觅食行为。

蚂蚁在寻找食物时,会在经过的路上释放一种信息素,并能够感知其他蚂蚁释放的信息素。

信息素浓度的大小表征路径的远近,信息浓度越高,表示对应的路径越短。

通常,蚂蚁会以较大的概率优先选择信息浓度较高的路径,并释放一定量的信息素,以增强该条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这样,会形成一个正反馈。最终,蚂蚁能够找到一条从巢穴到食物源的最佳路径,即距离最短。

生物学家同时发现,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渐衰减。

将蚁群算法应用于解决优化问题,其基本思路为:用蚂蚁的行走路径 表示待优化问题的可行解,整个蚂蚁群体的所有路径构成待优化问题的 解空间。路径较短的蚂蚁释放的信息素量较多,随着时间的推进,较短 的路径上累积的信息素浓度逐渐增高,选择该路径的蚂蚁个数也愈来愈 多。最终,整个蚂蚁会在正反馈的作用下集中到最佳的路径上,此时对 应的便是待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蚁群算法原理

蚁群算法流程

蚁群算法的特点

  • 采用正反馈机制,使得搜索过程不断收敛,最终逼近于最优解;
  • 每个个体可以通过释放信息素来改变周围的环境,且每个个体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实时变化,个体间通过环境进行间接地通讯;
  • 搜索过程采用分布式计算方式,多个个体同时进行并行计算,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计算能力和运行效率;
  • 启发式的概率搜索方式,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易于寻找到全局最优解。

以MATLAB实现蚁群算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