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

本文深入解析了递归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递归的三个关键条件:问题分解、相同求解思路和递归终止条件。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即计算台阶走法的问题,详细展示了如何运用递归思想进行问题求解。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递归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优化递归算法以避免堆栈溢出和重复计算等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用栈的数据结构,加上一个简单的逻辑算法实现了业务功能。
递归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1. 一个问题的解可以分解为几个子问题的解
  2. 这个问题与分解之后的子问题,除了数据规模不同,求解思路完全一样
  3. 存在递归终止条件
    写递归代码的关键就是找到如何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的规律,并且基于此写出递推公式,然后再推敲终止条件,
    最后将递推公式和终止条件翻译成代码。

例子:
假如这里有 n 个台阶,每次你可以跨 1 个台阶或者 2 个台阶,请问走这 n 个台阶有多少种走法?
分析:
第一类是第一步走了 1 个台阶,
另一类是第一步走了 2 个台阶。
所以 n 个台阶的走法就等于先走 1 阶后,n-1 个台阶的走法
加上先走 2 阶后,n-2 个台阶的走法。

f(n) = f(n-1)+f(n-2)

递归终止条件就是 f(1)=1,f(2)=2。

int f(int n) { 
	if (n == 1) return 1;
	if(n == 2) return 2;
	return f(n-1)+f(n-2);

理解:如果一个问题A可以分解为若干子问题B,C,D,你可以假设子问题B,C,D已经解决,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解决问题A。而且,你只需要思考问题A与子问题B,C,D两层之间的关系即可,不需要一层层往下撕开子问题与子子问题。

避免重复计算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散列表来保存已经求解过的值。
如:

//可以先定义一个成员变量
Map<Integer,Integer> map  = new HashMap<Integer,Integer>();
public int f(int n){
	if(n==1) return 1;
	if(n==2) return 2;

	if(map.containsKey(n)){
		return map.get(n);
	}
	int ret = f(n-1)+f(n-2);
	map.put(n,ret);
	return ret;
}

递归代码的表达力很强,写起来非常简洁;
而弊就是空间复杂度高、有堆栈溢出的风险、存在重复计算、过多的函数调用会耗时较多等问题。

五、递归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警惕堆栈溢出:可以声明一个全局变量来控制递归的深度,从而避免堆栈溢出。
2.警惕重复计算:通过某种数据结构来保存已经求解过的值,从而避免重复计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