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态的关键是,通过基类的指针或引用在调用虚函数的时候,编译器不确定该调用基类还是派生类的函数。运行时才能确定,因此也叫动态联编。与之相对应的是静态多态,也叫静态联编。常用的手段是重载。因为这个是在编译时候就可以确定调用哪个函数,所以也叫编译时多态。
本次重点介绍运行时多态,他具体的实现细节是他的虚函数表。
首先只要基类中有虚函数,那么继承来的类中就都有虚函数。加不加virtual关键字他都有。凡是有虚函数的类创建的对象,都要比没有虚函数之前要多四个字节。这四个字节就是指向虚函数表的指针。也叫虚表指针。
通常对象的空间中首先是这个虚函数指针,然后接下就是他的各种数据成员。我们甚至可以做个实验,利用两个指针分别
class A{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out<<"A::fun()"<<endl;}
}
class B:public:A{
void fun(){cout<<"B::fun()"<<endl;}
}
int main()
{
A a;
A *pa = new B();
pa->fun();//基类的指针指向派生类的对象。输出A::fun();
int *p1 = &a;
int *p2 = pa;
对象空间的一开始就放着指向虚函数表的指针。
*p2 = *p1;
pa->fun();//输出B::fun();--pa虽然还是指向A的对象但是对象中的虚函数表已经变成了和B的一样了。
}
实现多态的关键是虚函数。表现形式是基类的指针指向派生类的对象,或者是基类的引用指向派生类的对象。
哪个对象调用虚函数,就去虚函数表里找到对应的函数。具体虚函数表中的细节,有机会再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