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NAND知识一:浮栅FG(Floating Gate)和电荷捕获CT(Charge Trap)的区别
目前NAND颗粒已从2D时代进化到3D时代,存储单元技术也从传统的浮栅FG(Floating Gate)进化到了电荷捕获CT(Charge Trap),这两种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将简要描述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2024-08-04 11:34:40
1749
转载 【转载】手撕Boost!Boost公式推导及实验验证
文章详细描述了BOOS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一些关键的电压电流波形和计算过程,写得非常好,特此转载,版权归原作者。
2024-03-30 07:57:22
5440
1
原创 DDR知识五:一文搞懂写入均衡(Write Leveling)原理
从DDR3开始,为了应对越来越高的速率和时序挑战,引入了Fly-By拓扑结构和Write Leveling技术,旨在解决DQS-DQS#和CK-CK#的边沿对齐问题,这极大地提升了DDR通信中的高速率和信号完整性问题。
2024-01-31 08:20:02
5719
1
原创 DDR知识四:为什么在读写时DQS/DQ的对齐方式不同?
随着DDR规范的不断迭代更新,通信速率得到极大提升。为了使数据被准确地存取,DDR中引入了双沿采样、源同步时钟(DQS)、低电平逻辑,以及DLL(delay locked loop)等技术。同时,为了简化DDR颗粒的设计,将复杂的延时对齐操作放到存储控制器中,在读取时将DQS边沿与DQ边沿对齐,而在写操作时将DQS边沿与DQ中心对齐。在提升访问带宽的同时,简化了DDR颗粒的设计。
2024-01-24 08:38:48
5180
1
原创 DDR知识三:为什么DDR5的RANK位宽减半后有效带宽反而增加了一倍?
虽然DDR5的RANK位宽由64 bits减少为32 bits,但由于BL、BG的数量都被加倍,配合新的BANK刷新特性,以及时钟频率的巨大提升,DDR5的有效带宽反而增加了一倍。。
2024-01-14 08:18:25
2819
2
原创 DDR知识二:内存交错技术(BANK interleaving)原理
内存交错技术(BANK interleaving)通过巧妙的分配地址线的映射方式,实现了内存颗粒内部不同BANK之间数据的交错访问,隐藏了各BANK的数据锁存时间和恢复时间,使得数据总线处于尽量饱和的工作状态,这显著提升了内存访问效率。
2024-01-12 08:21:23
7907
5
原创 DDR知识一:关于Burst和Prefetch的理解
猝发长度(Burst Length, BL)是指某行打开期间,能够连续读取的列数;而预取(Prefetch)则是指在指定BANK和行列地址之后,可以往该地址内写入(或读取)的数据量(DDR3是8Bytes)。
2024-01-10 14:53:01
9242
25
原创 我的第一篇博客
我来自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一路上师生好友的关心和帮助,从一个落后的小山村,一步一步走入大城市。我有幸以中考县城第3名的成绩,考入外县的省级重点高中,3年后以高于当年重本线约80分的高考成绩,进入一所985高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接触和学习了自己从小就感兴趣的电子知识,成为家族中的第一个大学生。目前从事SSD硬件研发相关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逐渐减退,总觉得该写点什么,作为生活和学习路上的点滴记录。未来我将不定期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和感悟,望与各位同行切磋学习,共同进步。
2024-01-04 08:00:52
508
4
JESD79-5[DDR5 SDRAM SPEC],July 2020
2024-01-14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